卢志丹居士:佛法就是快乐法,学佛就是学快乐
佛法就是快乐法,学佛就是学快乐
——节选自 卢志丹居士《快乐佛:不烦恼的菩提》之序言
有一首流行歌唱道:“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确实,当今人们的烦恼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有工作的烦恼。找不到工作,无职无业,很是烦恼;有了工作,竞争压力大,业绩上不去,随时被炒鱿鱼,也烦恼。
有家庭的烦恼。家中无钱,要为“柴米油盐酱醋”琐事烦恼,为如何赡养老人烦恼,为子女上学、就业、成家立业烦恼;普通家庭,为买房买车烦恼;有钱人家也烦恼,住的两居想四居,有了四居想别墅,坐的有了富康想雅阁,有了雅阁想皇冠,有了皇冠想宝马……
有情感的烦恼。当代社会流行“煽情、滥情、闪情”,真情日益稀薄,出轨日益泛滥,艳遇成为美谈,于是,有失恋的烦恼、多恋的烦恼、乱恋的烦恼;男的想娶老总家的美女,女的想嫁有钱有权的帅哥,求之不得当然更烦恼。
到社会上走走,更烦恼。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诈骗、拐卖、偷盗、抢劫、绑架愈演愈烈。工资不涨,物价老涨,油价变戏法地涨;超市物品琳琅满目,一想到三聚氢氨又害怕;菜市场青青绿绿,一想到农药不敢吃。生活富裕了,烦恼更多了。
禽流感、地震、海啸、洪水、沙尘暴、海啸、泥石流、空难……天灾人祸如此之多,生命如此脆弱,想想就让人痛苦和烦恼。
古往今来,众生的烦恼多如地球上的尘沙。释迦牟尼佛出兴于世间,就是为了度脱众生出烦恼苦海。可以说,释迦牟尼佛是为了对治众生的无量烦恼而创立佛教和弘传佛法的。
释迦牟尼佛当日,因见生老病死的大苦,深受烦恼的煎熬逼迫,才生降服烦恼之心,才立“不断八苦不回王宫、不成正觉不转*轮”之宏愿。其后更历五年访道、六年雪山、一麻一麦之苦,方得圆证菩提。
而众生在烦恼苦海之中,执迷不悟,在烦恼中造烦恼,如此流浪生死,没有解脱自在快乐之日。
在古今的一切学问中,再没有比佛教对人类烦恼的研究更细密和透彻的了。
一般的,佛教将烦恼分为根本烦恼和随烦恼两大类。随烦恼,就是“随”根本烦恼而产生的烦恼。随烦恼又可分成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
根本烦恼包括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等。
大随烦恼包括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散乱、失正念、不正知等。
中随烦恼包括无惭、无愧等。
小随烦恼包括忿、恨、覆、恼、诳、诌、憍、害、嫉、悭等。
佛教对烦恼的概括和分类,涵盖了现代人的众多不良心理和负面情绪,佛经和佛法就是对治这些烦恼的。现代人的一切烦恼,在古老的佛教智慧中,都可以寻找到救治的灵丹妙药。
释迦牟尼佛认为,众生之所以有无量烦恼,皆源于生老病死的流转和轮回。众生有“老死”,是因为有“生”;有“生”,是因为“业有”,即过去世所造的善恶诸业,决定今世出生到相应的世界;“业有”是因为“取”,即众生对外物的执著和贪取,为得种种境界,周遍驰求;“取”是因为“爱”,即众生对异性、外物和境界的爱恋和迷惑;“爱”是因为有“受”,即六根对外界事物的领纳和感受,生起苦、乐、不苦不乐的分别;“受”是因为心依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外境产生“触”,即人体器官对外境的感知;“触”是因为有六根生起“六入”;“六入”的形成是因为生命在母胎里有“名色”的活动,即胎儿存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成长;“名色”的产生是因为“识”,即投胎生灵的根本意识;“识”来自“行”,即前世身、语、意三方面的善恶诸业;“行”是因为“无明”,就是众生迷惑无知,不明善恶因果,不明生死因缘,不懂佛法,不能觉悟。
因此,人生的痛苦和烦恼,根源在于内心的无明。所以在佛经上,常常说“无明烦恼”。
佛经中有时把烦恼称为 “惑”、“漏”、“垢”、“缠”、“缚”、“结”、“杂染”、“尘劳”等。佛陀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可见烦恼数量之多,归根于“贪、瞋、痴”三毒,也可以归根于一个“痴”字。贪,就是贪欲,包括对食物的贪求,对异性的贪占,对生活用品、玩物器具的贪爱、嗜好,到贪财、贪名、贪权位等等。瞋,就是仇恨、愤怒、毒害等不良心理。痴,就是无明、邪见,不明善恶因果、生灭缘起,缺乏智慧。由贪、瞋、痴的心理,人就会通过身、口、意造作种种的业,由业招感种种的苦果;然后生起更重的贪、瞋、痴之心,在生死的苦海中轮回不已。
心存无明和愚痴的众生,如同在黑暗中生活,虽有眼睛,却目光短浅;虽有心灵,却心量狭小。左碰右撞,苦不堪言。只有佛法的明灯,可以驱散心灵的暗钝。
佛陀教导众生,要彻底灭除烦恼和痛苦,就应该从源头上灭尽无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以佛法的大智慧观照,其实烦恼是菩提之因,烦恼即是菩提。
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中,释迦牟尼佛说:“菩萨未成佛时,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何以故?以第一义不二故。”中国禅宗认为:“烦恼与菩提,皆是一心,本无自生,能转烦恼为菩提,即是转识成智义。”禅宗六祖慧能说:“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悟了是菩提,迷中是烦恼。烦恼和菩提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自心的作用。如果自心中有分别、执著、计较的念头,就是烦恼;反之,虽然心仍然照常活动,照样起作用,但是没有自私自利的分别、执著与计较的念头,就是智慧,就是菩提。
俗话说:“山不转水转,水不转入转,人不转心转。”若会用,烦恼就是菩提;若是不会用,菩提变成烦恼。菩提如水,烦恼如冰;水就是冰,冰就是水,水冰同体,没有什么两样。寒时,水结成冰;热时,冰化为水。换言之,有烦恼时,水结为冰;无烦恼时,冰化为水。正如《维摩诘所说经》所言:“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要灭尽心中的无明,转识成智,转烦恼为菩提,必须通过坚持佛法的修行。
凡众的心,体性上,本来是清净无染的,好比一面镜子,心起了无明烦恼,就像飞扬的灰尘,落在镜面上一样,覆盖了镜子的光明。修行,就是把障蔽性灵的客尘烦恼灭除掉。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佛要度的是什么心呢?就是众生的烦恼心。可以说,众生有多少烦恼,佛陀就告诉你多少种对治的方法。
释迦牟尼佛教导给众生的的灭尽无明烦恼、进入涅槃极乐的修持之道,可以总括为“三学、六度、四摄”。
“三学”,是指“戒、定、慧”,由此推演为“三十七道品”。
“六度”,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种到达涅槃彼岸的途径。
“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种摄化众生的善巧方便。
“三十七道品”,就是修证无上佛道、圆满菩提佛果的三十七项法门,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四念处,又作四念住:一、身念处,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二、受念处,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三、心念处,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四、法念处,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诸法无我。
四正勤,又作四正断:一、已生恶令永断;二、未生恶令不生;三、未生善令生起;四、已生善令增长。
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一、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二、精进如意足,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能如愿满足;三念如意足,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五根:一、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二、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三、念根,于佛正法,记忆不忘;四、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五、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
五力:一、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二、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三、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四、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五、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七觉分,又作七觉支、七觉意:一、择法觉分,能拣择诸法之真伪。二、精进觉分,修诸道法,无有间杂;三、喜觉分,契悟真法,心得欢喜;四、除觉分,能断除诸见烦恼;五、舍觉分,能舍离所见念著之境;六、定觉分,能觉了所发之禅;七、念觉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八正道,又作八圣道、八道谛:一、正见,能见真理;二、正思惟,心无邪念;三、正语,言无虚妄;四、正业,住于清净善业;五、正命,以正当方式生活;六、正精进,修诸道行,能无间杂;七、正念,能专心忆念善法;八、正定,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
如果众生通过有效的修行途径,开发自心中的佛性光明,豁破无明,觉悟菩提实相,断除迷惑和邪见,不再造生死流转之业,就不会招感来世的苦报。现前的烦恼和痛苦,就会像无根之树,不久就会枯萎消散,进入清凉、安适、寂静的涅槃大快乐境界。
《快乐佛:不烦恼的菩提》本书以大量生动隽永的佛教故事,照亮芸芸众生的被客尘烦恼覆蔽的心灵;以契理契机的扼要分析,给在痛苦中挣扎的读者以醍醐灌顶般的点化。在隽永灵动的故事里,处处散射着佛陀戒、定、慧“三学”的熠熠光辉;在片言居要的论述中,蕴藏着大乘佛教“六度”“四摄”的魅力;在全书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佛教修行“三十七道品”的精髓。
佛法就是快乐法,学佛就是学快乐。相信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您一定能寻找到应对各种烦恼和痛苦的智慧,化烦恼为菩提,化痛苦为能量,从而做一个解脱的人,自在的人,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快快乐乐地度过一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