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净慧老和尚

净慧法师,祖籍湖北新洲,生于1933年。1951年十八岁时到广东云门寺受比丘戒,得以亲侍中国现代禅门泰斗释虚云法师。因敏悟过人,深受器重。改革开放后,先后任《法音》杂志主编,柏林寺、四祖寺和玉泉寺方丈。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法师提倡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主张“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举办“生活禅夏令营”等,使无数学人走进禅、了解禅,受用禅的智慧、禅的清凉、禅的慈悲、禅的洒脱。

无量清净慧 皆依禅定生

吴明佛陀立一大藏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禅定;三者智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约功用言,三者各有其用,如《成实论》说:“戒如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约先后言,三者次第相生,如《楞严经》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小乘佛法,声闻修学四谛,缘觉修学十二因缘。大乘佛法,菩萨修学六度。小乘三学,大乘六度,无不以“增上定学──禅波罗密”为中心。《大品经》曰:“菩萨从初以来,住禅波罗密中,具足修一切佛法,乃至坐道场,成一切种智,起转*轮,是名菩萨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

”《圆觉经》曰:“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天台二祖慧思禅师《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曰:“无量佛法功德,一切皆从禅定生。”东密龙猛菩萨造《金刚顶宗发菩提心论》曰:“惟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故说三摩地法,于诸教中,阙而不书。”藏密宗喀巴大师著《菩提道次第略论》曰:“经说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大小乘三摩地皆于止观中摄。”所以华严五祖宗密圭峰大师断言:“三乘学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可见小乘之增上三学,大乘之六波罗密多,显教之明心见性,密教之即身成佛,般若乘之行愿,金刚乘之修法,均修持禅定。盖佛法之根本在般若,而般若之证得则在禅定也。所谓佛学,实质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所谓学佛,就是持戒、修定、证慧。由持戒而生定,由修定而证慧,由证慧而成佛。


戒——止恶修善——律藏所诠——依戒而资定

定——息虑静缘——经藏所诠——依定而发慧

慧——破惑证真——论藏所诠——依慧而成佛

戒为修定之基础,慧为修定之成果。故三无漏学中,定法实为戒慧二法之中心,亦为全部佛法修证之基础。盖由定而使戒体庄严,慧用通明,八万四千方便法门,皆乘定力而入菩提果海。各宗修法,皆定所摄。所以佛教,无论大小乘、显密教、性相宗、渐修顿悟、易行难行、自力他力,无不归宗三学,而三学亦无不融摄各宗。一切法门均须从般若上起修,一切修持均须从禅定上求证。佛法之真理即为般若,修持之方法便是禅定。三学终极,自然圆融,即戒即定即慧,无一法而非戒,无一法而非定,无一法而非慧。此三学圆融与圆融三学之妙行,即观照般若与实相般若之行证也。然亦须次第修行而入圆融,以圆融观照从次第修行也。

编者附言此文系作者《佛法禅定论·甲篇序论》之《绪言一》。该书约50万言,正在撰写中。本刊特将《绪言一》中论及禅定重要性一节先行刊布,以飨读者。

禅刊 1991年度第一期

...查看更多


佛陀立一大藏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禅定;三者智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约功用言,三者各有其用,如《成实论》说:“戒如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约先后言,三者次第相生,如《楞严经》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小乘佛法,声闻修学四谛,缘觉修学十二因缘。大乘佛法,菩萨修学六度。小乘三学,大乘六度,无不以“增上定学──禅波罗密”为中心。《大品经》曰:“菩萨从初以来,住禅波罗密中,具足修一切佛法,乃至坐道场,成一切种智,起转法轮,是名菩萨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圆觉经》曰:“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天台二祖慧思禅师《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曰:“无量佛法功德,一切皆从禅定生。”东密龙猛菩萨造《金刚顶宗发菩提心论》曰:“惟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故说三摩地法,于诸教中,阙而不书。”藏密宗喀巴大师著《菩提道次第略论》曰:“经说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大小乘三摩地皆于止观中摄。”所以华严五祖宗密圭峰大师断言:“三乘学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可见小乘之增上三学,大乘之六波罗密多,显教之明心见性,密教之即身成佛,般若乘之行愿,金刚乘之修法,均修持禅定。盖佛法之根本在般若,而般若之证得则在禅定也。所谓佛学,实质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所谓学佛,就是持戒、修定、证慧。由持戒而生定,由修定而证慧,由证慧而成佛。

戒——止恶修善——律藏所诠——依戒而资定

定——息虑静缘——经藏所诠——依定而发慧

慧——破惑证真——论藏所诠——依慧而成佛

戒为修定之基础,慧为修定之成果。故三无漏学中,定法实为戒慧二法之中心,亦为全部佛法修证之基础。盖由定而使戒体庄严,慧用通明,八万四千方便法门,皆乘定力而入菩提果海。

各宗修法,皆定所摄。所以佛教,无论大小乘、显密教、性相宗、渐修顿悟、易行难行、自力他力,无不归宗三学,而三学亦无不融摄各宗。一切法门均须从般若上起修,一切修持均须从禅定上求证。佛法之真理即为般若,修持之方法便是禅定。三学终极,自然圆融,即戒即定即慧,无一法而非戒,无一法而非定,无一法而非慧。此三学圆融与圆融三学之妙行,即观照般若与实相般若之行证也。然亦须次第修行而入圆融,以圆融观照从次第修行也。(信息来源:摘自《禅刊》)


编辑:明蓝


...查看更多
净慧长老:有杀盗YIN妄宿习的人,常念〈楞严咒〉可消宿习


节录自净慧长老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佛说,阿难你请法,修行人摄心的方便之门。今天先说,首先要从修行戒定慧入手;然后得入正定至三昧妙门。证得阿罗汉果位后,发菩提心,求行菩萨道,修菩萨行。修菩萨行 ,就要在行住坐卧中,除掉淫杀盗妄的恶习,才能使心明如皎月,对情爱冷若冰霜,身心不生一切枝叶。枝叶是心三口四。心三是贪嗔痴产生的身行杀盗淫;口四是妄语、绮语、两舌、恶口。由于持戒清净,得入正定三昧中生出智慧,心三口四恶习产生的根源就没有了。身心对六尘,就不立因缘。无生因何有果,一切魔事何处发生。一切魔事都围绕五蕴进行,身心不受色想行,识中不落因果,自然无魔事。所以,有证悟的人讲,天下无魔事,心中皆佛事 ;魔事是心魔,佛事自性佛。有杀盗淫妄宿习的人,常念楞严咒可消宿习。楞严咒,是佛顶光

明无上神咒;是佛顶光明无限相,是佛无为心中无量宝光,是佛坐光辉永放宝莲花上,为慈悲有宿习的修行众生所说。

一心持咒的人,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人身平安,财宝无忧。


阿难你与摩登伽女很多劫有恩爱的因缘,恩爱的习气也不是一生乃至一劫的累积。佛一说楞严咒,消除了摩登伽女多少劫的习气,恩爱之心消失,于生死苦海中永远得解脱。听闻佛法,去掉习气,消除业障,增长智慧,功德不可思议;摩登伽女当时证阿罗汉果。

净慧长老 简介

净慧法师,祖籍湖北新洲,生于1933年。于2013年4月20日上午圆寂。

1951 年十八岁时到广东云门寺受比丘戒,得以亲侍中国现代禅门泰斗释虚云法师。因敏悟过人,深受器重。改革开放后,先后任《法音》杂志主编,柏林寺、四祖寺和玉泉寺方丈。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法师提倡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主张“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举办 “生活禅夏令营”等,使无数学人走进禅、了解禅,受用禅的智慧、禅的清凉、禅的慈悲、禅的洒脱。


...查看更多

净慧老和尚:数息观的关键是什么?

数息观在印度话是安那般那,为佛陀所教导禅定修行法的门之一,由于此观法对治散乱和不净观(对...
https://m.pzlf.com/fxzt/sxg/171739.html

净慧法师讲解心经

诸位仁者: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佛住世时,没有这部经;唐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期间才有。当时...
https://m.pzlf.com/jwdq/xinjingrm/149130.html

净慧法师心经与玄奘法师的殊胜经历

现在流通最广的《心经》译本就是玄奘法师翻译的。在玄奘法师之前,还有鸠摩罗什翻译的《心经》...
https://m.pzlf.com/jwdq/xinjingrm/149086.html

净慧法师玄奘与心经的殊胜感应

现在流通最广的《心经》译本就是玄奘法师翻译的。在玄奘法师之前,还有鸠摩罗什翻译的《心经》...
https://m.pzlf.com/jwdq/xinjingrm/146632.html

净慧法师讲地藏经

诸山长老、诸位同仁: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正值清明节,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又是节...
https://m.pzlf.com/jwdq/dicangjingrm/143645.html

净慧法师地藏经浅释

净慧法师讲诸山长老、诸位同仁: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正值清明节,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https://m.pzlf.com/jwdq/dicangjingrm/143602.html

净慧法师讲楞严经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只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https://m.pzlf.com/jwdq/lengyanjingrm/143152.html

结语

净慧老和尚一生潜心修习禅宗,提倡“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让人们领悟禅的智慧和洒脱。
更多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