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乘大集部

第70部 第三卷 阿差末菩萨经

2019-06-28 09:46:52

第三卷 阿差末菩萨经

佛告阿差末:“仁者于今为能苞裹一切众生乎?”

阿差末言:“承佛圣旨,具悉任受。”

阿差末菩萨适入三昧,应时一切诸有色身,供养华香缯盖幢幡皆入脐中,其身如故不增不减。

有一菩萨号曰大净,问阿差末:“所入三昧名曰何耶?显现变化乃能悉受一切色身华香幡盖,其身如故而不增减?”

阿差末曰:“其定号名普受色身。”

大净复问:“是三昧者,但能受此,复受余乎?”

阿差末曰:“三千大千国土悉入于身不见所在。所以者何?以威神故无所增损。”

时诸众会诸天人民,菩萨声闻皆各有念,犹如久渴望想饮矣,欲见大士所化神变。佛知众心,语阿差末:“为一切人现是三昧。”

阿差末曰:“辄奉圣教。”应时十方诸会菩萨、佛及众僧,悉自见身坐阿差末脐。阿差末脐现有国土名普庄严,诸菩萨服如庄严国众菩萨也,亦复皆现在其脐中,所显普严巍巍如是。现威变已,众会各坐续复如故。

\

大净菩萨报阿差末:“三昧圣恩威德超殊光光乃尔!”

阿差末曰:“是不足言。所以者何?三千大千天地山陵,悉受色身为微末耳,受江沙土不以为迮,况其余耶!”

说忍辱品演神足时,七十垓仁和善人发大道心,万二千菩萨皆得无所从生法忍。

舍利弗问阿差末:“愿乐复闻菩萨精进而不可尽。”

阿差末曰:“菩萨有八精进无尽。何谓为八?一曰、被于弘誓大德之铠,是为精进而不可尽;二曰、合集精进而无所退;三曰、勤学长养一切功德;四曰、常欲养育普及众生;五曰、造立无数福庆之原;六曰、心元无求诸度无极;七曰、晓了智慧而无穷极;八曰、欲得备悉一切佛法以故无尽。是八精进而不可尽。”

阿差末曰:“所以名曰被弘誓铠,不以生死用为劳苦故。所以者何?不计劫数当成佛道,亦不思念于若干劫行菩萨业,所以名曰为弘誓者,不限长远无量劫故。菩萨犹为一切之本,方俗所更始数,一日至十五日、若三十日合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如是转进至十万岁、若百千万岁发意求道,悉却是数犹若干载,乃见一佛。如是比数诸江河沙,初发意等一切众人,各皆发心,各悉包容。江河沙等诸菩萨亦如是,无央数不可计一切人悉发意,意所知才及一事,其未所知不可称计。犹如供养江沙等佛,然后乃具施度无极,戒、忍、精进、一心、智慧,三十七品亦复若斯。菩萨闻是其心不懈,不舍弘誓大德之铠。江沙等人皆发道意,合集此德乃能具足一大人相;一切如是各如前功,乃悉周备诸大人相。其大人者,谓菩萨也。菩萨闻是不以为劳。所以者何?未曾违舍弘誓铠故。是为菩萨被弘誓铠而不可尽。

“何谓增长精进而不可尽?若有菩萨勤欲闻法,不计远近,不恶水火。所以者何?无懈惓故。菩萨增长合集功德不用退却,合会劝助众功德故。何故合会?欲以开化众生之故,令其度脱使入泥洹故,而般泥洹不以懈慢,有坚固心无能回者,常求功祚不用厌惓,恒住大哀故曰合集。菩萨所至行步座起不忘道心,如一念顷念佛法教,护于一切不以为烦,故曰合集而不可尽。何谓长养一切精进而不可尽?所立功德志愿常存于诸通慧,以故名曰为不可尽。犹如众龙还雨大海,不可别知渧数多少计之无尽。诸通慧者功德如是至不可尽。何谓造立无数功德?所作用心为一切故常怀等意,所立功祚不离通慧,所修福愿欲使众生皆共蒙恩,以故名曰立无数德。何谓心求诸度无极?众生四大悉不可尽,不可数者入此诸数,一曰悉教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之类,如是比像不可称载,阿僧祇人皆开化之无限如斯,百倍、千倍、万倍、亿倍、百亿万倍不可计喻,所教度者为少少耳!闻是不恐亦不畏懅为应精进,是谓造立无数功德而不可尽。

“何谓晓了智慧而无穷极?菩萨功德不可尽故。如是悉计一切普智诸众生本所作功德,乃及道迹、往来、不还、无著、缘觉皆合此德,乃成于佛一毛功德合集计是。各各悉成体诸毛孔巍巍众德,乃能成佛两眉间相。若斯眉间千倍之福乃成顶相。所以者何?天上天下无能堪任见佛顶故,以是故曰德不可尽慧无穷极。又复何谓慧无穷极?正使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笃信佛,如是信佛其信百倍,乃与奉信者同等功耳!设奉信等周满三千大千世界,其智百倍不及八等人。若八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其智百倍不如道迹。若三千大千世界充满中人,求道迹业、往来、不还及与无著,其智百倍不如一缘觉智。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缘觉,犹不如一发意菩萨之智。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充满其中初发意菩萨,其智百倍不如阿惟越致。正使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不退转,其智百倍犹不如一一生补处菩萨之智。正使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为一生补处,其智百倍不如一如来处处慧力合诸力无所畏入佛法游要慧。所以者何?其一切智悉入佛意。菩萨闻是不恐不惧不畏不难,是则名曰习无穷慧而不可尽。何故习无穷慧而不可尽?用入一切众生心故。正使过去众生心念无限,其发道意,一人明解悉晓了知此诸过去众生心念,等于众生犹如一人,如斯比像不可称计,众生之党皆淫怒痴之所覆盖。复有一人入淫怒痴惑乱之中,而为众尘见愦迷荒,菩萨发意恒以道慧皆知众生淫怒痴乱,是曰慧明之圣弘智。若诸众生悉各发意,善恶因缘、因缘所为、起者灭者,如是慧者虽处其中心不以烦,皆能畅达犹如虚空。其虚空者无不空处,圣慧者然,心所明解三世众生靡所不达,故名曰慧而无穷极亦不可尽。

“何谓一切佛法亦不可尽?悉具一切六度无极求诸佛法。若有菩萨从初发意所修方便,然后乃致坐佛树下,发心功德不可称计,普悉具足皆成佛法,故曰菩萨合诸佛法而不可尽。复有菩萨合集精进亦不可尽,身所立德不以为难,口演功祚亦不以惓,意惟勤修,其身口心三事精进则是元首。何谓意精进?其意泰然。何谓泰然?用求佛道。用求佛道为何谓也?恢弘其心,寂无所为。何谓发是?发是意者,谓发道心是,此则菩萨之大哀也。何谓菩萨地?信乐无我是曰为忍。何谓发是?其发是者,悉能总摄一切众生故。何谓为处?用得备悉具诸法故,不以生死为勤劳也。其发是者,不著三界。其发是者,身诸所有无所爱吝。又其处者所可施与,不叹宣已有斯德行。所谓处者,不以禁戒而自称叹意存自大。又其处者,忍众苦恼不以是业而怀憍慢。所谓其处所获功德,转曰增益巍巍无量。所谓处者是志度脱,不离布施伏心制意。所谓处者,学问无厌如法习教。所谓处者,如所闻义,奉行不改无有异意。所谓处者,习学思惟不可讲法,权谋方便不以为难,习无希望所颁宣法,玩习讽诵念察晓了其义之所归趣,不用劳厌而懈废也。学修元元无所想报,是有四事是为菩萨之所修行。所以者何?其能发此慈悲喜护。又其处者,所瞻察意普怀大哀。又其处者,缘是之故,具足五通习无生死。又其处者,得四意止逮于顺理,不当所思而不惟之。又其处者,知四意断不废功德,亦不抑制无福庆人。所以者何?修中间行。又其处者,神足所习,如佛法教无所希望。又其处者,习学善德诸根不乱,无限非法悉能分别。又其处者谓十种力,无有能胜心怀圣智。又其处者欲求佛觉,诸兴造行入众法义,而不自大成七觉意。又其处者,求斯道德不念诸来,及住去者亦无所想。又其处者慕求肃敬,寂静其志而无愦乱。又其处者欲得正观,明察诸法求其所存。又其处者,曾所博闻便能修习,常如法住务身德行。又其处者,求于法身,而损众俗妄想之著,信达无形。又其处者,谓彼音声常欲庄严,随时畅出通于十方。又其处者乐如道行,脱不脱者使至永安。又其处者,谓不合非劝化四魔。何谓四魔?一曰、身魔,二曰、罪尘魔,三曰、死魔,四曰、天魔。又其处者,离诸恶习修众德本,诸秽寂然而不兴乱。又其处者,普见道慧察众缘起。又其处者,见诸所入世俗所作,消息方便因济度之。又其处者,咸睹道法而随时化,是意精进而不可尽。若有能具一切处者,终无诸难所作悉解,不以妄想住所行慧,亦不动转一切所行皆不离慧。何谓菩萨行不离慧?所行功德悉因是法,常为一切兴无极慈,无极慈者不尽世俗,因佛道慧不随无为,是名菩萨无尽精进。”

宣说精进不可尽时,九十六垓诸天世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三万二千天子悉得无所从生法忍。

舍利弗复问阿差末菩萨言:“岂复有义施度无极不可尽乎?”

阿差末曰:“用十六事而不可尽,声闻、缘觉所不能及。何谓十六?一曰、所施不怀异心,而悉具足如来法施。二曰、所施不兴斯念:‘吾缘是故当获福报。’三曰、所施普愍一切不怀异心。四曰、所施不念望得三昧正受。所以者何?不乐生于净居天上,常好人间。五曰、所施皆能达知众生心行。六曰、所施其意清和。所以者何?欲使其心随己计故,亦令其身从心所念。七曰、所施如受者意。所以者何?其德以过色无色天。八曰、所施与寂寞俱亦复恬怕。所以然者?过诸声闻、缘觉上故。九曰、所施不协恨心。所以者何?欲使究畅至成就故。十曰、所施威神巍巍无能制断。十一曰、以智慧施普等众生立度一切。十二曰、其所施者,所施与人随意喜乐,而惠救之心常正安。所以者何?能御意故。十三曰、其所施与不断三宝。所以者何?不舍如来至真之种。十四曰、所施常明,不怀犹豫而不迷惑。十五曰、所施与者顺如法教。所以者何?所行随义。十六曰、所施与无所不知,有所兴造乐智慧本。所以者何?欲令其智,无有穷极甚广大故。是为菩萨十六事业施度无极而不可尽。

“何谓为禅?心寂静故。何谓神通?慧具足故。何谓为慧?所见诸色是则不通,睹诸色尽其意不随此名曰通。所以者何?而不中道行取证故。其所听闻皆在不通,诸可有音悉无逮得此名曰通。悉能晓知众生心行是则不通,心除此智不以尽心而造证矣!所以者何?不取罗汉此名曰通。能自知本因所从来是则不通,不于三世而有挂碍此名曰通。遍诸国土是则不通,虽遍诸国解无所有无刹土想此名曰通。信向诸法是则不通,达见一切诸法本末此名曰通。一切所作有妄想意是则不通,晓了众生无所希望此名曰通。乐欲往生若过诸天、释、梵、四王是则不通,菩萨皆知一切声闻、缘觉所修圣慧,悉能总揽此名曰通。为众元首,所曰元首在于诸法最上之故,因是名曰通慧功德而不可尽。”

阿差末菩萨复谓舍利弗言:“因诸乱意,菩萨以故习自伏心,是曰为禅。其智慧者,悉舍众恶是曰禅定。又菩萨行习住定意则无变心。所以者何?云修正住?修正住故习六度无极,正诸法故。习诸法者,用正故学。习菩萨行等心众生,已等众生便等诸法,已等诸法知菩萨心,已知菩萨则能畅解众生志操,知众生已则知诸法,是名曰习弘等一切众生之类,悉等诸法而无适莫。等住诸法,是名曰定意,为正受矣!空无想愿谓等生死,等生死者便等诸法,其已平等坦无偏党,心普等者等众生心,等众生心已乃谓平等,故曰普等。其心所行平若虚空,如地水火风无有爱憎。其心等者无忧无喜,其身已住不眴佛土,定若三昧,不以谀谄如本际住,而不自大亦不贱己,不痴不恶亦不多辞,唯欲晓了法之本源,是时非时常随时宜,不从一切世俗之秽越世八事——利、衰、毁、誉、苦、乐、有名、失称,舍诸有为不好愦闹,随是法者不离三昧。所以者何?皆见天下所造立行,随其所行续在三昧莫能知者。是曰菩萨善权方便,深入智慧寂度无极。若欲三昧执御其心,由无极哀而随因缘。所以者何?用众生故。斯义名曰善权方便,寂然恬怕三昧之业,此为圣慧。已如三昧所建立者,依仰佛慧,是曰善权;而于诸法永无所求,是曰智慧。奉执定意,又以功德化护诸法是曰善权;其心坦然不坏法身,是曰智慧。以三昧定,住念佛身诸相种好,是曰善权;弘恩元元念佛法身,是曰智慧。于三昧中,念佛诸音犹如梵声,是曰善权;思知诸法无有言辞,是曰智慧。住于三昧心如金刚,是曰善权;虽获禅定,不忘世俗众生群党,是曰智慧。而于三昧念备本愿长育一切,是为处处随时善权;又于禅思解于众生悉无吾我,是曰智慧。游于三昧不舍诸法,是曰善权;晓无本末亦无根源,是曰智慧。修于三昧,思诸佛土悉为清净,是曰善权;解诸佛土都无所有,是曰智慧。在三昧住,惟有佛树修之庄严,是曰善权;身离众欲而无秽浊,是曰智慧。又在三昧念转法轮,是为善权;遵行禅定转无所转,是曰智慧。住于三昧欲见菩萨,以相庄严是曰善权;以济众苦无有烦恼,是如来禅。如来禅者了一切法,永不贪欲不想尘劳,知诸情乐除众法想名曰禅思。是为菩萨所生地慧,开士大士以诸一心与法不同尘是乃名曰不可尽禅,不为一切众魔得便,则为正觉造诸法器。所以者何?靡不含容。”

正士说此寂度无极不可尽时,四万菩萨得日明三昧。何谓日明三昧定者?犹日出时灯火炬耀,星宿月光闇蔽无明。菩萨已逮是三昧者,一切众圣咸为覆蔽。所以者何?其慧巍巍明弘广故,一切声闻、缘觉智明皆为覆蔽,以故名曰日明三昧。菩萨已住寂度无极,悉能逮成诸三昧定。粗举都较,取要言之,演诸三昧名,有三昧名曰照明,有定名月光,有定名庄严,有定名严耀,有定名修严,有定名无极晖猛伏,有定名其明消冥,有定名如诸法教,有定名成光明,有定名无所忧,有定名立坚固,有定名等如太山,有定名法明,有定名法御,有定名法君,有定名法慧顺教,有定名感法宝,有定名法城总持御,有定名知人意行,有定名幢英弃众烦苛,有定名力制四魔,有定名已成十力,有定名断诸挂碍,有定名造灯光,有定名坚住若地,有定名如须弥,有定名犹安明,有定名智行光耀,有定名智不可计随具教,有定名心教柔软,有定名无所求脱,有定名如水日月光,有定名犹如佛身,有定名等诸无我,有定名调象随教,有定名见得诸佛念,有定名法意无碍,有定名无退不转,有定名众毒消净如月,有定名入空寂,有定名晓众想,有定名无愿,有定名住一心,有定名如金刚,有定名无极光莫能当,有定名自在净,有定名内诸劳烦尽,有定名广大如空,有定名入一切业,有定名心思得慧,有定名慧悦人无尽,有定名成圣慧,有定名总无所忘,有定名冥普见明皆多乐,有定名慈行,有定名心本净大哀,有定名入诸护,有定名心等入无所碍脱,有定名法法住,有定名智明达,有定名解畅,有定名不可数,有定名充饱众,有定名无不了,有定名脱慧随化众,有定名金刚莲华,有定名了无常,有定名尊智慧,有定名勇伏,有定名诸佛念,有定名随教明脱,有定名严佛土,有定名开辟静诸国,有定名入众生心喜,有定名正真直,有定名以菩萨道六度无极严,有定名觉解结,有定名觉意华,有定名施脱若天药,有定名光无不周,有定名明无住佛,有定名甚深妙,有定名积宝如海,有定名如山方面,有定名神足甚广无不总,有定名见无数佛,有定名总诸学,有定名如弹指顷无不知,有定名智不可限计如大海。如是等定亿亿巨垓,菩萨以住寂度无极普备斯定。

阿差末菩萨复谓舍利弗言:“智度无极而不可尽为何谓也?如所闻慧趣建立行故曰不可尽。应如斯行有八十事。何谓八十?顺所闻(一),寻如意(二),如教习(三),从善友命(四),不自大(五),所作不忘(六),常恭恪(七),从经业(八),如言从(九),数习智(十),勤心受(十一),不失节(十二),不忘念(十三),意不乱(十四),兴宝意(十五),显药志(十六),除诸病(十七),是意器(十八),乐忍辱(十九),思乐谛(二十),入慧意(二十一),学无厌(二十二),施无所慕(二十三),施无适莫(二十四),所闻谛思(二十五),欢喜启受(二十六),心悦身轻(二十七),其意清和(二十八),而无烦苛(二十九),所学如本(三十),常喜说法(三十一),闻欲向道(三十二),法自守者(三十三),好闻正(三十四),不在异学(三十五),唯受雅智度无极(三十六),逮于菩萨方等经(三十七),但慕听权方便经(三十八),又好闻习四等心(三十九),复察解了无神通(四十),如初意耳无异念(四十一),心务于谛善方便(四十二),唯欲听之无生法(四十三),不贪世观但悦慈(四十四),了十二缘达无常(四十五),知于苦畅无我(四十六),欲知寂分别空(四十七),解无相体无愿(四十八),晓生死了功德(四十九),达众生知无忘(五十),严其音若城郭(五十一),所闻勤执乐听经宝(五十二),在俗知俗启于中意(五十三),以为伴侣(五十四),欲闻降伏(五十五),诸事业(五十六),常志思侥(五十七),普入诸法(五十八),慕断贫乏(五十九),所云贫乏(六十),谓智不足(六十一),念解遵通(六十二),晓解圣慧(六十三),悦受正道(六十四),晓无智者(六十五),悉化使知(六十六),了常遭苦(六十七),给不足者(六十八),别离一切(六十九),无功德业(七十),明识其本(七十一),众恶不为(七十二),畅益身义(七十三),达利众生(七十四),解安隐行(七十五),乐不怀恨(七十六),欲别至尊(七十七),无极之事(七十八),念诸佛法(七十九),所因获致(八十)。是为名曰如所闻慧辄建立行。”

阿差末菩萨谓舍利弗言:“菩萨有三十二事所入随时。何谓三十二?随音响入(一)。欲入于观(二)。入心所行(三)。入身求脱(四)。而济众生(五)。入不断无常(六)。入无所著(七)。入随因缘所可作为(八)。所入无人(九)。入于无寿(十)。入于无命(十一)。入去来今之所住处(十二)。入功德业(十三)。入空不懈(十四)。入于无想(十五)。而入无愿不废勤修,不以空取证无想不愿护已不堕(十六)。欲入三昧而修正受,悉向成就三昧正受,以故不生无色天。所以者何?拥护所致(十七)。又入诸通智慧之原,虽尔不入尽灭之径(十八)。又入无生济诸所生(十九)。复入本际思惟其义(二十)。欲入无际而不取证。所以者何?有将护故。所云无护则为声闻(二十一)。欲入众生解无吾我不舍大哀(二十二)。入一切畏生死之难(二十三)。所可游入虽有生死无为生故(二十四)。又入所厌众诸尘劳(二十五)。入厌欲者亦不堕落。所以者何?不中取证(二十六)。又入不思贪欲之党入不舍法(二十七)。入诸犯法而不为非(二十八)。入权方便。所以者何?由因众生意堕贪爱欲开化故(二十九缺三十)。所入教授应病与药(三十一)。菩萨所度各得其所(三十二)。是为三十二事所导如事。所以者何?不失节故。犹欲入城会从门入,欲畅众缘当眼察之,解缘业者则不诤讼,欲令无争莫如自守,欲知无言为佳快者不如莫语。所以者何?不喜语者自护身口,不欲所止勿在彼居,不欲动者慎勿得转,无希望者亦无所想,是故曰等。欲不迷色当正坚住,已坚住者尔乃达至,不乐令变常自谨慎。若慕寂静将养己者勿得称己,不欲下者莫自矜高,不高不下具足正法。不喜损者无有能谴,若乐便安所作无失,无所失者则无有疑,无有疑者解无本故便无所失,等于三世而无差特,等三世者无所增损,不住于色痛想行识,亦无殊特。眼见色识则无所住,耳声识、鼻香识、舌味识、身软识、意法识悉无所住,从本净行如法如慧。如审谛行如无吾我,见诸法行无我曰慧。解诸所有皆无所有,亦悉无本是名曰慧。不以身绮而怀自大,是名曰慧。知于菩萨习正真慧,达为一切众生之故;众生故者心常不舍不离诸法,是乃名曰菩萨习慧。”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