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无量寿经讲解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解释

2020-05-23 14:49:42

很多人都是应该听说过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这是非常殊胜的佛学经典。但是很多人理解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时候感觉并不是很简单,我们是可以看一看法师讲解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解释

今天是2015年12月5日,我们利用这两天的时间一起学习这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简称《观经》,是净土五经一论之一,也是过去所说的净土三经之一,此经与《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为净土宗兴盛的基石。这部经境相胜妙,义理渊深,理事圆融。《观经》为利根与钝机二类众生,平分定散两门十六妙观。又特开散善三福九品,指归称念佛名,忏悔往生,用作普度一切众生之慈航。

十六观的次第是:(1)日观(落日状如悬鼓,破妄心暗宅,知业障浅深处修日观,送想西方。);(2)水观(观水、冰、琉璃,显自性湛然);(3)地观(观净土地下地面庄严);(4)树观(观七宝林树);(5)宝池观(观七宝池八功德水);(6)宝楼观(观地面与虚空的宝楼宫阁);(7)华座观(观阿弥陀佛的莲华宝座);(8)像观(观西方三圣坐像);(9)真身观(观阿弥陀佛的报身);(10)观音观(观察观世音菩萨色相);(11)势至观(观大势至菩萨色相);(12)普观(观自己生于极乐世界莲华中);(13)杂想观(观阿弥陀佛丈六八尺的应化身。);(14)上辈观(大乘之凡夫上辈三品往生观);(15)中辈观(小乘之凡夫中辈三品往生观);(16)下辈观(五逆十恶凡夫下辈三品往生观)。

《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即三世诸佛不离于方寸,凡是心外求法皆不可取。《观经》教人观想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先与一尊佛相应,能相应一尊佛,即可相应十方三世佛。因此,不研究《观经》,则“一切唯心造”徒具空理而已。故须好好学习,才会真正领略到“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的道理。这个道理通《华严经》,亦是禅宗的精髓,是大乘佛法的最高理论。

此经是世尊在摩羯陀国王舍城东北方耆阇崛山(别名灵鹫山),于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声闻众和三万二千菩萨众之前,以王舍城所发生的宫廷事变为起因而述说的经典。善导大师作《观经四帖疏》就是依据《观无量寿佛经》所作。

请大家看法本。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刘宋西域三藏法师畺良耶舍译

佛说,是释迦牟尼佛所说。“释迦牟尼”是梵语,“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释迦”中文叫“能仁”,就是能以仁来爱人,以仁来教化众生。“能仁”就是慈悲,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悲有三种:一、爱见悲;二、法缘悲;三、同体悲。能帮众生离苦得乐,是众生的福祉。故曰“天上天下无如佛”。“牟尼”翻译成中文叫“寂默”。寂是寂然不动;默是口不言,心不思。不着于相。这是不可思议的一种境界。

《金刚经》中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佛性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象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无法可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但非借语言文字,真理无以彰显,故知“释迦四十九年说,未曾说著一字”是真实语,皆是方便说。所以佛虽说法,但说而未说;虽未说,但未说而说。寂然不动,虽不动,但感而遂通;虽感通,但常常寂默。若全然无法,则落断灭;若言佛法,又著于法相,以为佛有言可取,有法可得,有相可见。皆因迷失心性矣。

佛说的是观无量寿佛的一部经。为什么叫观无量寿佛?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万法之本来面目。“阿”就法身功德;“弥陀”即是化身功德;“佛”具法、报、化三德。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四十八大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我们起修净土法门,求生极乐世界,就要对极乐世界的相状有所了解,极乐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用哪种方法修持呢?就是修观法,《观无量寿佛经》在经名中就明确提出了它是一部观经,观就是观想、观照。能观之智慧,须悟后才能启发,未悟前此名为识。这部经不仅是净土宗的代表,也是一部密法的经典。通过观修,以佛的果地觉为我们的因地心,提升当下,直契佛境,登至巅峰,浏览风景。观阿弥陀佛、观极乐世界的境界,当下妄识即转成智,乃“观”字之妙义。

“经”字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每部经都有其所契化之机,唯有净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最为殊胜。

《观无量寿佛经》在历史上曾经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畺良耶舍法师翻译的,另一个是昙摩密多法师翻译的,后者的已经失传。三藏法师畺良耶舍(383年-442年),意译作时称,西域人,南北朝刘宋时代译经家。畺良耶舍博通阿毗昙、律部,精通禅观。刘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从西域赴建业,居钟山的道林精舍,译出观《观无量寿佛经》、《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元嘉十九年西游岷蜀弘法。后于江陵圆寂。

三藏指经、律、论。

经藏:专门介绍宇宙人生的真理,介绍无量的修行证果的法门教义;

律藏:是为了保护修行人的清净心,保护修行人既得功德,规定我们在身口意三业而制定的戒律戒规威仪,主要是约束身,但也离不开意;

论藏:是对“经藏、律藏”加以解释发挥,阐明经义。可以由佛来论,也可以由菩萨来论。我们看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聚,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我亲自听见佛这样说。一次,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郊的耆阁崛山中,与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弟子在一起。与会的菩萨三万二千人,以文殊师利为首座。

公元前565年,悉达多太子出生在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太子出生七天,母亲去世,完成使命往生忉利天宫。太子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养长大。太子发现,即使父王如何治国有方,国家如何繁荣富强,人们还是有生老病死、种种的苦难,并为此困惑不解。于是,二月初八的晚上,义无反顾,舍弃尘世,别妻离子,剃发出家,以求解脱种种烦恼得永恒快乐之道。在茫茫夜色中立下誓言:“若不能求得正觉,度脱众生于苦海中,誓不再回!”所以,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是佛教中的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

出家后,太子参学各种外道,发现他们的教法都不能解脱生死之根本问题。于是就在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树下独自打坐冥想,悟道成佛,成就正觉。佛就是觉醒者。太子觉醒了,叫佛陀耶;他觉悟的真理,称作达摩耶;追随佛陀的教法修行的人,叫做僧伽耶,这就是三宝。佛陀耶、达摩耶、僧伽耶也可以简称为佛、法、僧。佛陀讲经说法三百余会,弘法利生四十九年。公元前486年,八十岁的时候,从世间现象来说就是他老人家去世,从究竟层面来说进入了不生不灭的究竟境界,超越我们已知概念的涅槃。

“如是我闻,”这是阿难尊者在佛陀涅槃之前,向佛陀请教说:“您老人家入涅槃之后,记录您教导的经典,如何标注?”这句话是有内涵的。当时印度有婆罗门教,有九十多种外道,每个外道有各自的教主,和他们专门的经典,如果不标注,就不容易区分佛教经典与外道经典。佛陀告诉阿难,在佛教的经典开头都标注:如是我闻。这包含了两个含义:第一是佛教的典籍,第二也代表着阿难尊者我亲耳聆听佛这么说。

我们来看佛的弟子们如何结集经典。当年由摩诃迦叶尊者带领五百大阿罗汉,组成一个非常严密的译经团体,由过目不忘、入耳成诵的阿难尊者登台,把佛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处所讲之法,一字一句地背诵出来……佛法大海水,阿难心中流。阿难每诵出一句,必须经五百阿罗汉全体举手表决,只要有一个有不同意见,这句话就不能录入。古今中外,有没有哪一个体系的学术,像佛法如此慎之又慎?没有!

阿难的故事:

从前某位佛陀住世的时代,有位老比丘对身边的小沙弥管得非常严格,每天的诵经必须达到他的要求,否则就会处以责罚。小沙弥不仅要做功课,还要经常去化缘。如果化缘顺利,当天的课诵就能完成;如果化缘不顺利,课诵无法完成,就会挨骂。

有一次,小沙弥化缘耽误了很长时间,课诵也没有完成,就在路上嚎啕大哭起来。此时,遇到一位长者,长者问他:你为什么这样哭?小沙弥便如实相告:我有一个老师父,管得特别严,我今天没有化到缘,课诵也完不成了。长者说:不用再担心了,以后你到我家来化缘吧。从此,小沙弥每天到长者家去化缘,后来老师父也来了。二人天天在长者家里应供,师徒都满心欢喜。

这位长者就是阿难尊者的前世,小沙弥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缘于遇到圣者并供养的功德力,故而阿难尊者即生能不忘失佛陀所讲法义。

历代祖师如玄奘大师、法显大师、义净大师等历尽千辛万苦,九死一生,西域取经。佛法传到中国,由梵文译为中文,同样如此严谨慎重。佛法的传承有别于其他宗派,它是封建帝王出于恭敬心礼请而来。经典的翻译往往由当朝宰相或者状元组织全国进士以上学位的人,包含高僧大德,组成一个译经道场,一主两副。首先宣读梵文,大家表决无误,然后再当场译为汉文,仍然是得全体通过,最后经皇帝批准进入藏经阁。所以,对于佛经,我们一定倍加珍惜。

一切法从因缘而生,经文的开头也包含了六种成就。

“如是我闻”:“如是”为信成就,“我闻”为闻成就。同时“如是我闻”说尽了世间出世间一切万法的本来面目。

如果用“如来藏”来讲:“如”即是空如来藏,“是”即是不空如来藏,“我”即是空不空如来藏,“如是我闻”具足外内密三层深意。

用“三身功德”来讲:“如”就是法身功德,“是”就是化身功德,“闻”就是报身功德,“我”就是佛,佛具三德。

对照“阿弥陀佛”:“如”就是“阿”,“是”就是“弥陀”,“我”就是“佛”,“闻”就是智慧。

对照“理事”:“如”就是“理”,“是”就是“事”,“我”就是理事不二,“闻”就是观照,就是智慧。

对照“性相”:“如”就是“性”,“是”就是“相”,“我”就是性相一如。

对照“真俗”:“如”就是“真”,“是”就是“俗”,“我”就是真俗一体,真俗不二。

“一时”是时成就。佛教经典中,都讲的是“一时”,没有准确的纪年历,这是印度的特点,蕴含佛陀的密意。佛陀的教法是从心性的角度直接探知真理的本源。“一时”的“一”表真心本来面目,万法都是归于“一”;“时”表无量的时间,在佛法里,有了时间,必有空间。有了时间、空间,必生万法。有了万法就离不开生住异灭、东来西去、浮浮沉沉的万相。“一时”将时间、空间、万法、万相统统归为“一念”。

当明白“一”能够显现出万法,是“明心”;明白万法当下是一念所现,即是“见性”。“明心”即在性见相;“见性”即在相悟性。

横向来看,佛用“一时”也堪为殊胜之法。古印度时,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分据,各自有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对时间的记载,也各立一家,没有统一计时标准。而当年的印度分五大片,每一片有若干小国,在计时上一样参差不齐。

纵向来看,从人道往下有鬼道、畜生道、地狱道,往上有二十八层天的天道,各自对时间的感受都悬殊很大,如人间50年,在第一层天是一天;第二层天的一天是人间的100年,等等。

我们现在也讲科学,讲真理,但往往是阶段性真理。对一件事物的剖析、研究,过一段时间之后,原有的被认为是真理的成果就会被新的真理冲击甚至否定,然后再一段时间之后,一个新的真理又再次否定……就像过去认为地球就是宇宙核心,后来发现地球不是核心,发现太阳是核心,再发现太阳也不是核心,有更遥远的星系,不断的在否定中获取真理。而佛陀对真理的获取是在禅定中,直接契入真理的本源,到达心性的层面,用“一时”也包含着佛陀的教法,是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异而变异,因佛陀讲的都是思想层面,是在人的心性上下功夫。无论科技的发展多么先进卓越,多么奇异缤纷,人心的本性依然一如既往,如如不动。如《六祖坛经》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所以用“一时”也包含着佛陀教法真理的永恒常在,亘古不变。所以,佛教经典开头一般都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处,为众讲法。

当时在印度,注重冥想和思维,不注重纪年历,不注重历史记载。印度的历史一是来自佛经中的记载,二是来自我国玄奘大师、法显法师、义净法师等高僧大德,去印度取经时的记录。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法显法师的《佛国记》、义净法师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现在印度都奉为国宝。前段时间印度总理来中国,首先就去西安礼拜大雁塔,印度人非常感恩玄奘法师。

佛陀成道的菩提伽耶的大金刚塔,是阿育王亲自建的,后被摧毁。现存之大塔系十二、三世纪间缅甸国王所修造,塔高五十二公尺,外观九层,内部两层,四面佛像佛龛雕镂,精致庄严。公元十三世纪时,为避回教徒之摧残,佛教徒就用泥沙、泥土把塔掩埋成一个小土丘。掩埋之前,玄奘法师朝拜过,并对佛塔的位置、高度、建筑风格做了详细记录。后来英国统治印度的时候,考古学家康林罕,在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中看到,菩提伽耶那里有个大金刚塔。然后依此去寻找,重新掘出了大金刚塔,举世震惊。

“一时佛在”“佛”是主成就,包含着一切时佛都在宣讲。“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来十号”是诸佛的通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我们从法身、报身、化身三个层面来探讨佛。佛的化身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年到486年,佛陀在世讲法,这属于化身境界;从法身境界来说,佛无处不在,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永恒存在,在听经闻法的此时此刻,我们亦与诸佛同在。佛陀讲这部法是在灵鹫山,此时我们在普贤莲社听法,普贤莲社的当体就是灵鹫山,所以灵鹫山也无处不在,这也是佛的法身境界。报身境界包含着果报和受用,意味着众生迷失时,当体是果报之身;觉悟觉醒时,当体是受用之身。皆在一念之间。

我们大家要认知到,佛的法报化三身无时无刻无处不与我们同在,不要说到佛,就感觉遥远。佛是觉醒者之法报化三身,我们始终都在佛的温暖怀抱里,佛无时不在关注着我们,视为心子,就看我们觉与不觉。

王舍城耆阇崛山:是处成就。“王舍城”是当年印度摩羯陀国的都城。其国王叫频毗娑罗王,也是佛的在家弟子。“王舍城”有两个美丽的传说,对解释佛法的真实义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传说一:古印度很久以前,有个国王生下一个王子,但王子天生奇形怪状:两个人背靠背,两个脑袋,四条胳膊,四条腿。国王以为是妖怪,怕他祸害人类,将他一劈两半扔到荒山野外。一个罗刹鬼于心不忍,用神通把王子复原,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他。王子长大后,把当时的印度万八千国,武力征服而统一。把万八千国五全部集中到“耆阇崛山”中。但并不伤害他们,而是给他们养老。开始房子很简陋,连遭七次大火把草棚都烧掉了。于是国王发慈悲心,另外建造了城市住宅区,就叫“王舍城”。

传说二:远古以前,人类尚处于野蛮时代,有一位国王叫班足,上山打猎与一只狮子发生了两性关系,后来狮子生下一位王子,送到王宫。这个王子既有人性又有畜生性,非常残忍,特别贪吃,每天都要换一道菜。仅有的菜根本满足不了他的食欲,后来一位大臣在城外捡了个弃婴给太子吃。但不可能每天都能提供他弃婴,因此逼着大臣用活的小孩供养他。于是暴乱一触即发,一千个小国的国王联合出兵,强迫国王将王子囚禁起来。

后来王子与山神勾结约定:“你帮我夺取王位,我把这一千个王供养你。”所以,当他取得王位,抓捕了九百九十九个国个,漏掉一个,叫普明。过了一段时间,普明国王找上门来自投罗网。国王说“我正要找你,你是来送死吗?”普明说“怕死我就不来了。”“那你来干什么?”“我正在学一个法,等学完再来送死,行吗?”“不行,那谁能找到你?”“你没有找我,我不是也来了吗?”国王一想也对,于是就放他回去。多日后,普明学法圆满,回来传他明心见性之法,他不仅赦免了普明,而且将其他的国王统统释放,只让他们每人滴一滴血供养山神,意思意思。

故事的法理微妙无穷。那样的恶人都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况我们这些行善断恶的修行人?一旦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想不成佛都不可能!所以“王舍城”也叫“王赦城”。

摩竭陀国王舍城东北方有座山叫耆阇崛山,耆阇崛山就是灵鹫山。常说“灵山会上佛菩萨”,灵山就是灵鹫山的简称。因为山的形状像一只灵鹫,灵鹫是一种大鸟,很有智慧。到印度朝拜过的都去过,巍峨庄严。上次我师弟仁宣法师在灵鹫山诵《法华经》,空中豁然出现了佛光,无比殊胜。佛陀很多的经典都是在灵鹫山讲的。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这样记录当年看到的灵鹫山:“接北山之阳,孤标特起,既栖鹫鸟,又类似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林木非常茂盛。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

会相归性,“王舍城”表涅槃城,表法身坚固不可动摇;“灵鹫山”无量万法。或者“王舍城”表心法,“灵鹫山”表色法。或者“王舍城”表正报,“灵鹫山”表依报,依正不二。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众成就。受了比丘戒的叫做比丘僧,大比丘僧就是大阿罗汉。证到阿罗汉的比丘僧叫大比丘僧,一共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人,是佛的常随众。菩萨有三万两千,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什么叫菩提萨埵呢?菩提就是觉,萨埵是有情,就是自觉觉他的有情。菩萨行人,发心上求觉道,下化众生。所以就叫菩萨。所以我们不要一想到菩萨就认为神通无碍、飞来飞去,不是,像我们在坐的大众,凡是发了菩提心的都堪称菩萨,菩提心是三世诸佛成佛之因。严谨意义来说受了菩萨戒的才算是完整的菩提心,菩提心它是有标准的,它要有规范,要有量化。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必须表达出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就是戒法。

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师利菩萨)我们简称为文殊菩萨,他的道场在五台山,也叫清凉山。文殊菩萨代表智慧。又称文殊师利、曼殊室利、妙吉祥、妙乐、法王子,佛陀称作法王,能够继承佛陀位子的就是法王子。就是说他将来成佛,像佛一样弘化,利益众生。

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胁侍,世称“华严三圣”。应化道场为山西五台山。

据《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所记载:文殊菩萨是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之子。后来诣仙人处,求出家法,却无酬对者,乃皈依佛,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行稀有难事,佛涅槃后五千四百岁时至雪山,为五百仙宣畅演说十二部经,后还本生地,在尼拘楼陀树下入涅槃。依照佛教典籍所载,文殊菩萨是过去世无量诸佛的老师,曾经引导无数的修行者证得佛果。在《放钵经》中,佛陀也说: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萨的恩德!过去无数诸佛,也都是文殊师利弟子,未来当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萨威神力所致。就好像世间的小孩有父母一样,文殊菩萨是一切众生在佛道中的父母。

文殊菩萨常与普贤菩萨同侍释迦牟尼佛,是释迦牟尼佛所有菩萨弟子中的上首,所以又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菩萨形象则为仗剑骑狮之像,代表着其法门的锐利,以右手执金刚宝剑,断一切众生的烦恼,以无畏的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这是文殊菩萨的基本形象。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是我们汉地比较有名的四大菩萨,菩萨不仅仅是指一个人,更是指一种力量,一种品质。如雷锋代表助人为乐,大行普贤菩萨,代表的品质是精进、敬业;地藏菩萨代表救度;观音菩萨代表慈悲。修行就是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看到心性这个层面为最佳,但是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不是人人都能够见相非相,大多数都需要有个相去膜拜,佛陀便以指方立相来度化众生。什么叫指方立相呢?大家知道有一个伟大的精神存在,但要解释明白,会耗费很多的时间,还要有很大的铺垫。因此就把这种精神与一个表相合二为一,让人们在膜拜表相的同时能够体悟到这种精神,这就叫指方立相。

古代的帝王也建立武圣人、文圣人。武圣人是谁?关羽,关公、关老爷,他代表的是什么形象?“众答:忠义!”对,当所有的将军们都去膜拜关老爷,慢慢就在他们心中输入忠义的精神。过去领导干部要学孔繁森的奉献精神,军队里要树立黄继光、董存瑞这些英勇形象。在宣传的同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慢慢就会把这种精神与自己合二为一。佛教也是利用这种模式,文殊菩萨代表人人本具的般若智慧,但是由于我们的烦恼障重,层层遮蔽。多礼拜文殊菩萨,多诵持文殊心咒,本具的智慧会慢慢自然显发,人人就成为文殊菩萨。

为什么提出以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呢?因为这部经典属般若系。佛陀在经中讲到了极乐世界的十六种观法,有定善十三观,散善三观,通过观想发掘我们本具的极乐世界。所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极乐世界人人本自具足,但由于烦恼执着而迷失。迷中有不迷,乃密严刹土。十六观想法门,能把我们内心本具的极乐刹土召唤出来,丰盛和璀璨我们的世界。唯有大智慧者,才能观得起来,文殊菩萨在菩萨众中,智慧第一,故他为上首。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於,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那时,王舍城里有一太子,名叫阿阇世。王子听信了狐朋狗友调达的教唆,监禁了父王频婆娑罗。将他关押在七重禁闭深严的室内,准备将他活活饿死。王子勒令诸群臣不得近前,使他们不能够探望频婆娑罗大王。

这就谈到一桩宫廷政变。悉达多太子的相貌非常庄严,他出家之后虽然穿的是破衣烂衫,修的是苦行,但是再破的衣服也挡不住他尊贵的气质。在王舍城丛林中修行的时候,频婆娑罗王有一天去狩猎,看到一位年轻的僧人在树下打坐,就过去供养礼拜,问:“你这么年轻怎么出家修道?”佛陀就简单说自己的向道之心。频婆娑罗王的国土当时在印度面积最大、最富强。但他的烦恼就是一直没有孩子,江山社稷无人托付。所以他看到这位年轻人如此庄严,就劝道:“要不这样吧,你别再修道,给我做儿子,我把国家交给你,你来继承王位。若愿意修道,等到六十岁再出家,如何?”年轻人拒绝了。他就说:“如果你将来修道成就了,记得来度我。”年轻人就答应了,这个年轻人就是释迦牟尼佛。那时候还没有成佛,在山里六年苦行中,两人结下因缘,有了约定。后来太子离开王舍城,到其他地方继续修道。

频婆娑罗王有两个儿子,耆婆和阿阇世。耆婆是他做太子时与奈女非婚所生,在《佛说奈女耆婆经》中有记载:耆婆出生之时,“手中抱持针药囊出。”长大了才被送回皇宫,尊重他的志愿,国王送他去学医术。农历四月二十八是耆婆尊者的生日,耆婆尊者是一位集印度传统医学为一身的伟大医者,医术精湛,妙手回春,曾经给僧团、给佛陀疗治疾病,为佛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东营天宁寺的药师殿里就供奉着神医耆婆尊者。

在佛教历史中把耆婆尊者奉为神医,我专门为耆婆尊者写过一个供奉仪轨:《神医耆婆供奉仪轨》。

神医赞:神医耆婆,妙手佛心,情系苍生报佛恩,流芳万古今,悬壶济世,天地为至仁。南无护法藏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解释

天竺王舍城,神医耆婆尊,佛子济世苦,杏林大士身。

博极医源志,精勤不懈倦,贵贱与贫富,普同如至亲。

不惜身家命,不避昼夜劳,一心赴救护,作苍生大医。

疮痍痢患者,臭秽不可视,人所共恶见,眷属相散离。

医者仁慈心,深发忧恤意,彼苦若己有,不起蒂芥心。

胆大而心细,详察不缺失,智圆而行方,针药无参差。

空绮罗丝竹,不经略财物,无炫耀虚名,唯慈悲救苦。

上天好生德,神医妙药石,万病大总持,仁心眷属众。

很多稀奇古怪的病,至诚供奉祈祷之后就能很快痊愈,真不可思议。耆婆尊者是与佛教有甚深因缘的一位神医,供奉他之后,晚上会梦见他给施以针药、针灸。在佛教的很多典籍中有他的各种传说,在这里只是简单提到他的名字。经典中讲过他很多有趣的事情。

耆婆尊者圆寂之后,由于照顾佛陀利益僧团的功德,往生到了忉利天,做一天王。有一天有位僧人病了,所有世间的医生都无能为力,僧团就去请教佛陀,佛陀说:他的病只有耆婆能治。大家说耆婆已经去世了,怎么办呢?佛说耆婆虽然去世了,但是因为他帮助僧团的因缘,现在投生到忉利天做天王,可以安排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请他来。于是大目犍连受佛陀的委托来到忉利天。到了看到很多天人都坐着华丽的马车,忙着去参加宴会。很多人都认识大目犍连,看他一眼,连招呼都不打就走了。这时候耆婆尊者也坐着豪华的飞车过来,看到大目犍连,只摆了摆手,车都没停,“噌”就过去了。大目犍连有神通,用手一指,那车“咔”定住,动弹不得,并且一招手,退到他身边。大目犍连就问耆婆,“你没看到我吗?”“我看到了!”“那你为什么不停车,见了我连车也不下?”“那么多天人都认识你,连招呼都不打,起码我还跟你打招呼了吧!我很忙,要去玩乐。”大目犍连说,“你要跟我下去,有位比丘病了,只有你能帮得上,你得跟我走。”耆婆:“我没空,不去不去。”大目犍连说“不去就把你定在这里。”耆婆没办法,只好答应:“那得快去快回!”于是下来帮那位比丘治好病,接着回去继续享受。

佛陀就对在场的比丘们说,你看看耆婆当年是多么恭敬三宝,现在为了享乐,道心退失,连给三宝治病的心都没有了。所以警告大家,千万别去忉利天,咱还是去极乐世界。忉利天的乐比起极乐世界的乐,那是云泥之别。因为极乐世界的快乐是“法乐”,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天人的快乐是“欲乐”,快乐一时,终会堕落,并不究竟。“生天虽受乐,福尽苦难思,终归会坠堕,勿乐可应知”。所以佛陀讲到生天等同于堕落,我们要以菩提为根本,以解脱为究竟。

当然,后来耆婆尊者又降生投胎人间,出家为比丘,证阿罗汉,现在五百罗汉中也供奉有耆婆尊者,这是后话。

但此时的频婆娑罗王,与现在的王妃还一直没孩子,很纠结烦恼。就去拜访一位仙人,仙人说,你应该有个孩子。他问那为什么一直就没生?仙人说,你这个孩子还在修道,本来早就该去世,投胎为你家太子。但是因为修道,一直长命不死,现在已经一百多岁。频婆娑罗王问,他在哪里修道?仙人有神通,说在某某山上,令国王看到还在山上修道的未来太子。于是,国王马上派使臣找到那位道人,劝说他,你今世修道修出荣华富贵了,去世之后会投胎到我们摩竭陀国,成为频婆娑罗王的儿子,继承王位。修道之人对这些功名利禄视为浮云粪土,当下拒绝。频婆娑罗王一听,这个事可不行,不能让他继续修,派了将军去劝说。将军带着兵马找到道人,说:“王命难违,我们来劝您自行了断,你要不了断我就帮您了断,我知道杀害您是有果报的,您也别难为我,希望您自己做个了断……”。本来好好的修行,非得让我死了给你当儿子。道人不愿意,将军就劝他,您要不死,我回去就没法交命,我就要死,我上有老下有小,您老修道之人慈悲,您就了断了吧……道人很无奈,也不想伤害这位将军,就只好自杀,自杀前发了个愿:你今生逼死我,下辈子我一定要杀你报仇!

道人自杀之后,很快,频婆娑罗王的妻子就怀孕了。国王一开始很高兴,要有儿子了。但听到外面风言风语说,道人临终前有怨恨,发了恶愿要报复。就开始担忧焦虑不踏实,如果是外面的人来报复咱可以抵挡,自己儿子来报仇,情何以堪?他就很担心,劝夫人打掉这个孩子,夫人说啥也不同意,翘首以盼数年,终于有孩子了,哪能打掉?但国王心里总是不踏实。

后来,生了个机灵可爱的男孩。国王看了又欢喜又担心,他趁着夫人韦提希不注意,悄悄把孩子抱起来从楼上扔下去。小孩掉到地上,摔断了一根手指头。哇哇的哭,韦提希夫人知道是丈夫所为,就说:你也是个向道之人,已经错了一次,还要一错再错吗?他可是你的亲骨肉!频婆娑罗王很内疚,就放弃了伤害孩子的想法。这期间,频婆娑罗王追随佛陀开始修道。慢慢的太子长到了十八岁,学了很多治国安邦的知识和领兵作战的技能,国王就把王位、兵权逐渐移交,让他去掌管,就是阿阇世王。“阿阇世”的意思就是“未生怨”,意思是还没出生就带着怨气。

现在也有很多未生怨的因缘,很多让儿子折磨的不行的老爹、老妈,因果真实不虚,所以我们大家千万不要伤害别人,否则,很容易有“未生怨”不期而至,很麻烦。

阿阇世王掌握了兵权之后,对自己的父王、母后非常敬重。这时候,佛陀身边出现了一个反派人物,叫提婆达多,即经文中的“调达”,是佛陀的堂弟。佛陀的父亲是净饭王,弟弟叫阿难陀,也出家了,仪容第一。佛陀的叔叔叫白饭王,白饭王有两个儿子,也追随佛陀出家。一个是阿难尊者,多闻第一;还有一个是阿难的哥哥提婆达多,也非常庄严、聪明。但他发心不正,总给佛陀制造麻烦。

到了佛陀老年的时候,提婆达多想接管佛陀的僧团,就劝佛,你年龄大该退休了,别再管事了。佛陀知道他用心不良,不把僧团交给他。他就去挑唆阿阇世王,说: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阿阇世王说:什么秘密?他说你父王准备要杀掉你。阿阇世王一听觉得很荒唐,不可能。我父王对我恩重如山,他把国家社稷都交给我了,哪会舍得伤害我呢?提婆达多就说你有所不知,你父王一直就想杀你,幸亏我护着挡着,他才没得逞。阿阇世王问怎么回事?提婆达多就告诉他,前世今生的来龙去脉,以及断指的事。阿阇世王找到逼死他前世的那位将军,一问,果然有这样的事情。又问奶妈,奶妈不敢隐瞒,说:当时是这样的,但后来国王就再也没有想伤害您的心了。这时候阿阇世王心里凉了半截,父亲竟然要杀掉我!提婆达多又告诉他,你父王现在又准备要杀你,是我拦着。佛陀和频婆娑罗王串通一气,现在你应该做的就是:第一把你父王干掉,第二就是把佛陀赶走,我来带领僧团保护你。于是阿阇世王受提婆达多的挑唆,发动宫廷政变,把父亲囚禁起来。不准文武百官看望,不给他送饭,不直接杀父王,想饿死他。

【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蜂蜜和麨,用图其身,诸璎珞中,盛葡萄浆,密以上王。】

国王的夫人名叫韦提希,她恭敬忠顺于频婆娑罗大王。她将身体沐浴得千干净净,涂抹上酥蜜和炒面,在璎珞宝冠中盛藏葡萄汁,悄悄地去供献给频婆娑罗王。

韦提希,频婆娑罗王的夫人,也就是阿阇世的母亲。因为阿阇世王掌握了兵权,任何人不允许进去送吃的,就连韦提希夫人也不行。她非常恭敬自己的丈夫,把身体洗干净,抹上酥蜜和麨,麨就是炒面,把麦炒熟磨成面,抹在身上,穿着衣服,外面看不出来。那些警卫士兵,看着没有带东西就放行了。她披金戴银的这些璎珞饰品中盛上葡萄浆,就是糖水。有的缨络就像小铃铛一样,能够倒置,里面装上葡萄浆,再密封起来。国王就有吃有喝了。“密以上王”就是悄悄的、偷偷的、秘密的送给频婆娑罗王。

【尔时大王,食麨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

那时候,频婆娑罗王吃了酥蜜炒面,喝了葡萄汁,便要了水来漱口。漱完口后,两手合十,恭恭敬敬向着耆阍崛山,遥对佛行礼。同时说:“大目犍连啊,你是我的最亲密朋友,希望你兴发慈悲之心,来授予我八关净戒。”

大王吃了炒面和蜂蜜,喝了口葡萄浆。求水漱口,就是要求给杯水喝。看来还是给他水喝的。为什么要漱口呢?因为他要祈祷,祈祷前先漱口,以表恭敬郑重。向灵鹫山的方向,遥远的顶礼致敬佛陀,祈祷说:大目犍连是我亲友,因为大目犍连也是贵族出身,王子身份出家,与频婆娑罗王是亲戚,是佛陀身边神通第一的弟子。他出家修道成就阿罗汉果。过去在印度各个国王之间都有亲情亲戚,关系密切。阿难以及耆婆尊者都是大目犍连的皈依弟子。“愿兴慈悲,授我八戒”:希望大目犍连大慈大悲,授我八关斋戒。

八戒就是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居士种下出世解脱之因,而慈悲开设。在家居士为俗务所累,想出家却难以如愿,佛陀特开方便,著令临时受个人八关斋戒,权当一日一夜的出家人。在家居士可通过受持这些戒律,感受清净、离欲的出家生活。其内容为: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非梵行(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着香华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七、不坐卧高广大床。八、不非时食。受持八关斋戒一日一夜的功德,念佛回向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会得中品中生。

目犍连,在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

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传说目犍连在过去世中,是一个以捕鱼谋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佛走在街上,威仪具足,举止安详。生恭敬心,请到家中供养膳肴。饭后辟支佛跃身空中,或左或右,或前或后,上下自如。他心生欢喜,发愿来生,求得神通,因此今世在佛弟子中神通第一。

舍利弗随佛陀出家半个月后才尽诸结漏,断除烦恼,而目犍连只用七天的时间,即尽结漏,现神通力,证得阿罗汉的神通智波罗蜜。

盂兰盆节的由来:

目犍连在定中见到母亲堕在饿鬼道中受苦,咽喉像针尖那样细小,皮骨连结在一起。即以钵盛饭菜以饷老母,饭到母亲手中,立即化为炭火,目犍连见状,万分悲痛。即以此情禀告佛陀,祈求开导救母的办法,佛陀说:你母生时谤佛谤僧,不信因果正法,贪嗔邪恶,愚弄众生,故受此报。此之重罪,非一人力量所能拯救,唯有仗十方僧众的力量,才能使你母脱离饿鬼之苦。每年七月十五日,是僧众自恣日,设百味珍肴、鲜果于盆中,供养僧众,你母即可超度。目犍连听后,依教奉行,此后七月十五成盂兰盆节。盂兰,汉译为倒悬,形容饿鬼之苦,如人倒悬。唯有以盆盛食品斋僧,才能解除倒悬之苦。

【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

王说这话时,目犍连便如同鹰一样飞起,很快地来到了幽闭频婆娑罗王的地方。天天如此,给频婆娑罗王授八清净戒。

大目犍连神通第一,如鹰隼飞:像老鹰一样,形容他的神通,速度极快。从耆阇崛山飞到频婆娑罗王的牢房。日日如是,授王八戒:每天给他授八关斋戒。

【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麨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释迦牟尼佛也派遣富楼那长老来为频婆娑罗王演说佛法。像这样经过了三个七天,频婆娑罗王因吃了酥蜜炒面以及听闻了佛法的缘故,脸色祥和欢悦。

“世尊亦遣”的“遣”字,解作派遣,谓世尊派遣另外一位尊者富楼那。富楼那在佛陀诸大弟子之中能说法第一,故派他为王说法。频婆娑罗王只是请世尊派遣目犍连尊者为他受八戒,并没有请求派富楼那为他说法。为什么派富楼那说法呢?这就说明佛的慈悲。受戒虽然得到清安慰藉,但是苦恼不能根本解除,只有听经闻法,开启智慧,才会深解世间苦、空、无常、无我,以及因果报应之理,明了生命真相,化解烦恼,真正解脱。所以每天给他受八戒,每天派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为他说法,滋养他的法身慧命。

“三七日”就是三七二十一天。像闭关一样,国王在这里,不但没饿死,反而更加神采飞扬,祥和欢悦。

富楼那尊者是佛弟子中说法第一。他善于随机设教,方便说法。他对医生说法时说:医生能医治人们身体上的病痛,却不能医治心理上贪、嗔、痴的大病。唯佛陀的教法,如同甘露法水,能洗涤众生的心垢。戒定慧三学,能医治众生贪嗔痴的心病。对官吏说法时说:官吏能治犯罪的人,但无法治人不犯罪,唯有佛陀的五戒十善的道理,因果轮回的法则,大家信受奉行,就可以不去犯罪。对农民说法时说:你们种农田生产粮食,可以资养色身,也要种福田,资养慧命。信奉佛教、奉事三宝,恭敬沙门,看护病人,孝敬双亲,不杀生灵,热心公益,是耕种福田。

频婆娑罗王被儿子囚禁后,富楼那探视时对他说法:在牢狱里被监禁失去了自由,其实没进监狱的人,同样被金钱、名位、美色所囚。娑婆世界,是一个大监狱,不论坐牢的与不坐牢的,都不免一死。唯有称念弥陀圣号,早生安养,才是真正的解脱。

他布教最大的特点,不作空洞的说教,而是从改善人的生活做起。如输庐那国文化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富楼那到那里以一个医师的身份,每天忙著探视病人,看护病人。患者见到他,如同看到救星,再重的病症,都能霍然痊愈。他又是一位教师,白天教群众识字、耕种等生产知识,晚上讲说五戒十善,因果报应的道理。使输庐那国的人民很快都皈依了佛教。他在那里收了五百弟子,建立了五百僧伽蓝。

【时阿阇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麨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

就在这时间,阿阇世王询问看守说:“父王现在还活着吗?”

看守回答说:“大王,国太夫人身上涂着炒面和酥蜜,璎珞宝冠里盛藏着葡萄浆,日日送来给频婆娑罗大王食用。沙门目犍连和富楼那也从空中飞来,为频婆娑罗王说法讲经,根本没办法禁止。”

阿阇世想,二十一天不吃东西,父王肯定饿死了。所以他就问守门士兵,我父亲现在还活着吗?士兵不敢隐瞒,就据实汇报,称他“大王”,说明阿阇世禁闭父王,已篡位为王。士兵说,王后身上带着吃的喝的,来给国王。沙门是梵语,出家人的通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故号为沙门。两位僧人大目犍连及富楼那神通无碍,从空中飞过来,给国王讲经说法,无法阻拦,国太夫人他不敢拦。意思就是他现在还活着。

【时阿阇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

阿阁世王听说了这话后,不禁大怒,忿恨自己的母亲,也就是国太夫人韦希提,他咬牙切齿地说:“我母亲是贼!与那老贼一伙!沙门目犍连等是恶人,使用幻惑咒术,令那恶王这么多天还不死!”

阿阇世王听了非常生气,因为他听信提婆达多的教唆,认为父王要杀他,所以心生恨意,要除掉自己的父亲。这时候有人障避,不顺他的心,就心生恶意。骂自己的母亲:我母亲是个恶贼,与贼为伴,贼,是坏人的意思。父亲这么坏,竟然要杀我!母亲竟然与他狼狈为奸,难以理解。沙门恶人,连和尚也不是东西,用幻惑的咒术,让这个坏人,多日不死!不但迁怒母亲,还辱骂出家人。

【即执利剑,欲害其母。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

随即,手执利剑,准备去处死他母亲。那时,有一个名叫月光的大臣,聪明而多智谋,便与著名贤良医师耆婆一起,向阿阇世王行礼。

于是他拔出宝剑来,要去杀了自己的母亲。真是“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嗔恨心起来了,不但居心叵测弑父,竟然还丧尽天良杀母!“时有一臣”,就是他身边的大臣宰相,“名月光,聪明多智”,这个大臣叫月光,很有智慧,一直辅佐阿阇世王。月光和耆婆为王作礼,耆婆就是阿阇世王同父异母的哥哥,我们前面介绍到的神医耆婆尊者。他们是臣子,就给阿阇世王行君臣之礼。

【然后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以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我等不宜复住於此。】

劝诫道:“大王,臣等听婆罗门经典说:劫初有历史以来,有许多恶王为贪谋国家王位,弑杀的父王有一万八千之多,但从未曾听说有伤天害理去残害自己母亲的。大王现在行此破天荒的违逆天理的杀母之事,玷污了高贵的刹帝利王族种姓,我等实在不忍心见到这样的事发生。大王如果这样做,与四姓之外的屠夫无异,我们不便再呆在这里了。”

《毗陀论经》是印度婆罗门教最高的一部经典,是古印度人道德规范的依据。这两位大臣一文一武,月光是武将,耆婆代表文臣。他们对阿阇世说:我们从经典上看到,过去确实有恶王为贪图王位,杀死自己的父亲。此是你们的家务事,我们作为臣子,虽然感觉不妥,但也管不了。但杀害自己母亲,却是闻所未闻,大逆不道,实不可取。那时印度等级分明,分四个种姓,婆罗门即祭司、修道之人,为最高;其次是刹帝利,即国王、贵族等;然后是吠舍,即平民;最后是首陀罗,即奴隶。“污刹利种”,玷污了高贵人种。“旃陀罗”四种种姓中都不存在,是下贱人。两位大臣义愤填膺:杀害母亲乃衣冠禽兽、无耻之徒之举,不配做人!此类事情伤天害理,不堪入目,你若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我们就马上离开,不再护持和追随你。

【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时阿阗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拾剑,止不害母,敕语内官,闭置深宫,不令复出。】

二大臣说完,以手按剑,倒退着下殿。听到这些话后,阿阁世王惊恐万分,对耆婆说道:“你再也不为我服务了吗?”耆婆再次劝勉说:“大王,慎重行事,千万不要杀害你的母亲!”阿阁世王听闻此语后,忏悔前非,以求得救。随即抛弃手中的剑,停止了要想杀害自己母亲的行为。他向宫庭内官下令道:“将国大夫人禁闭在深宫中,不能让她再出来!”

二位大臣握着宝剑,带着愤怒。倒退往外走,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我们不护持你了;第二就是我们手里也有武器,杀害父亲乃家务之事,但如果杀害母亲,伤天害理,天地不容,我们会群起讨伐。

这时候阿阇世害怕了,这二位大臣深得民心,如果失去他们,自己岂不成了孤家寡人?他挽留耆婆,因为耆婆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有浓浓的血脉亲情。“你不帮我了吗?”耆婆诚恳相劝“慎莫害母”:不要害你的母亲。阿阇世王听了以后,赶紧把宝剑扔在地上说:我不杀母亲了,不杀了,我为有这样的想法忏悔,我错了!虽然不杀了,但却命令内宫,把母亲关起来,不允许外出。这样母亲就无法再去给父亲送饭,他还是有把父亲置于死地的想法。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为了登上权力顶峰,而弑兄杀弟、杀父夺位。有多位帝王都惨死在亲儿子手上。这种禽兽不如,大逆不道的行为,我们无法感同身受。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世人都在追求快乐的生活,却很少有人知道,真正的快乐是什么。《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众生迷执诸相,以为实有,攀缘造作,枉受诸苦。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真正的幸福来自一颗解脱的心;真正的快乐,是懂得佛法的般若智慧;真正的财富,是倾尽生命来融入佛法智海。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阗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

韦提希被禁闭后,因忧愁而日渐憔悴,他便遥向耆阁崛山对佛行礼,请求道:“如来世尊啊!从前的时候,您经常派遣阿难来慰问我,我现在忧愁苦闷极了。世尊啊!您威高德重,我不敢奢望能见到您,但愿您派遣目犍连和阿难二长老来与我相见。”说完这话后,韦提希夫人痛哭流涕,泪如雨下,远远地向着佛所在的方向行礼不止。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韦提希夫人被恶儿子禁闭起来,心里痛苦不堪。“愁忧”是心里的烦恼,“憔悴”是容颜的衰弱。虽贵为王后,母仪天下,自己的儿子竟然要杀自己的丈夫,天下还有比这更苦不堪言的吗?所以痛不欲生,愁忧憔悴。文字中就能看出一个女人遭遇这样的变故,是多么悲痛欲绝,苍白无力。她面朝耆阇崛山的方向给佛顶礼,说:“佛陀,慈悲伟大的佛陀!在过去的时候您经常派阿难来慰问我。现在是我最愁忧无力的时刻,非常想去见您,但无奈被禁闭失去自由。希望您能够派大目犍连和阿难尊者来,我有很多话要说。”伤心不止,痛苦流涕,虔诚地频频对佛顶礼。

为什么请阿难来慰问呢?阿难尊者为人无诤,谦虚柔顺,和蔼可亲,长相斯文,在佛陀和四众弟子中扮演着最佳的沟通桥梁。特别有女人缘,佛陀摄受不了的,阿难往往却能搞定。大爱道比丘尼是佛陀的姨妈,抚养佛陀长大。当年她带着五百个侍女想要出家,佛陀无论如何不答应,后来是阿难亲自代她们去找佛求情,佛陀才许可。以大爱道为首的比丘尼僧团,都对阿难尊者尊重敬仰,感激不尽,专门供奉阿难尊者。

所有的佛经都是阿难尊者记录下来的,“佛法大海水,阿难心中流”,而且阿难尊者也是禅宗二祖。佛陀把教法拈花微笑传给大迦叶尊者,大迦叶尊者作为初祖传给二祖阿难尊者,又依次传到二十八祖达摩大师,达摩大师观东方震旦有大乘气象,只身而来“东土救迷情”,为汉地禅宗初祖,后面依次是二祖慧可大师、三祖僧璨大师、四祖道信大师、五祖弘忍大师,最后又传到六祖惠能大师,“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从此无上教法广为传播,渡人无数。如今,我辈之人有幸能蒙受佛法甘露的滋润,阿难尊者功德无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解释

上面就是关于法师讲解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解释了。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是佛经中非常经典的一部经文,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经文,讲述的是无量寿佛经过努力的修行果满成佛的事,同时还为摄受十方念佛众生前往彼国的事。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