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德宝法师

第三章 禅修正义

2019-06-13 11:32:05

第三章 禅修正义

「禅修」是一个词,像其他词一样,常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来运用。这说法似乎微不足道,实则不然。能分辨出某讲者所用的字或词之实质意义,是相当重要的。地球上的每一个文化,似乎都有产生某类可称之为「禅修」的心智修习,其意义的宽紧,全视乎你给它所下的定义。世界各地的有关技巧,相互间的差异都很大,我们不想一一去考察它们,已有很多专书做过了。因此,为了达到本书之目的,我们想把范围缩细,只论述西方读者最熟悉的、经常与「禅修」一词相提并论的修习方法。

在犹太教与基督教所共有的传统中,我们发现有两种互相重叠的修习:「祈祷( Prayer)」与「冥想(Contemplation)」。「祈祷」是向一个灵体的直接说话,「冥想」则是针对某一主题:通常是一个宗教理念或某段经文,而进行的长时间的有意识的沉思。从心智培育的观点来看,两种活动都是有关定力或集中力的练习。它们限制如洪水般的念头,只让心意在某一意识范围内运作,结果与其他定力或集中力的修习相同:感觉非常平静、生理上的新陈代谢减慢、有一种安静、幸福的感觉。

从印度传统中出现了瑜伽禅修法,它也是纯綷的定力训练。传统上的基本练习,是要集中心意于一个对象上,对象可以是一块石头、一支烛火、一个音节等等,同时不让心意四处游荡或胡思乱想。基本训练成功后,瑜伽行者便要扩大修习范围,以较复杂的对象来修习,例如:专心唱诵祈祷文、忆念彩色的宗教性图象、注意体内的气脉(Energy Channels) 等。不过,无论对象有多么复杂,这种禅修仍只是定力或集中力的练习而已。

在佛教的传统中,定力也备受重视,不过,在禅修中加入了一个新的、更为着重的元素,那就是觉知力或觉察力。所有佛教禅修皆是以发展觉知力为目标,并以定力作为辅助工具。然而,佛教传统相当宽广,至今已发展了多种途径,它们都可达到此目标。日本的禅宗(Zen)有两种不同的修法:第一种是以坚强的意志力直接投入,全神贯注于觉知之中,你坐下之后,就只管坐着,摒除心内一切杂念,不管别的,只保持坐的觉知。这修法看似简单,实则不然,你只须照上述修法稍坐片刻,就可证明它的难度了。第二种是临济宗(RinzaiSchool)的修法,它设法诱导心意,走出有意识的思维,进入纯粹的觉知之中。实修时,学员要设法解决一个无法解决的谜语,他被置于可怕的训练环境之中,由于无法逃避困苦,他唯有被迫进入当下的纯粹经验之中,没有他途。禅宗是严苛的,它对不少人有效,可是它的确是困难的。

另一种策略为佛教的密宗(Tantric Buddhism)所用,它与上述的方法刚好相反。有意识的思维,至少是我们常做的方式,是一种「自我(Ego)」的表现,是你通常自以为是的「你」。有意识的思维与「自我概念(Self-concept)」紧密联系,「自我概念」或「自我」不过是一组内心反应与形象,被人为地贴在纯粹觉知的流动过程上而已。密宗试图以破坏这个自我形象的方法来获得此纯粹觉知,这是靠观想(Visualization)过程来实现的。学员的禅修对象是一个特定的宗教形像,例如:密宗神殿内的某一神明或本尊(Deity),他要彻底令自己变成那个神明或本尊,他要放下自己的身份,扮演另一身份。可以想像,这需要一段日子,但可以做到的。在这过程中,他能看到「自我」是怎样被建筑而成的;他认识到所有人(包括自己)的「自我」皆是任意的,于是可摆脱「自我」的束缚。在那状态中,他可以任意选择一个「自我」,例如:自己原来的、自己希望的、或是不取任何「自我」。结果是纯粹的觉知。由此可见,密宗的修法也非易事。

内观或毗婆舍那(Vipassana)是佛教最古老的禅修方法,它直接来自佛陀宣说的《念处经(Satipatthana Sutta)》[1]。内观是一种对密切注意或觉知的直接和渐进式的培育方法,要经年累月地、一点一滴地不断进行;学员要谨慎地专注与密切检查自身存在(指身心)的某些层面,令自己察觉生活经验之流的能力不断增强。内观是一种温和的修法,却也是非常、非常的彻底。它是一套古老的、已编成法典的修心系统,一套专为逐渐增强你觉知自己生活经验能力的练习。它是留心倾听、专心观看与小心测试。我们学习敏锐地去闻(嗅)、完全地去接触,以及认真地去留意观察这些经验正在发生的改变。我们学习倾听自己的想法,小心不致陷入其中。

内观修习的目的,是要学习洞悉各种现象的实相,皆是无常、苦与无我。我们以为自己已经这么做了,其实是一种错觉;事实上,我们对汹涌而来的生活经验注意极少,几近睡眠状态,我们根本没有充分注意,故此觉察不出自己并没有注意。这是另一个两难的困局。透过留意觉察的修习过程,我们会慢慢知道自己的实相,不再受表面的「自我」形象所迷惑。我们醒悟到生命的实相,它不仅是起落浮沉、好坏杂陈、棒棒糖与皮鞭拍击之表面上的展示而已,那是一种错觉。如果我们肯费心观察,并且方法正确,将发觉生命的内容特征,实比我们所知的较为细致深邃。

内观是一种心智训练方式,它教你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去体验世界。你将开始学习了解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在自己的周围,以及在自己内部的事情。它是一种「自我发现」的过程、一种参与性的审查,你是一面观察着自己的经验,一面参与其事的。修习时必须抱持以下态度:「勿理会先前学到的教导。忘掉理论、偏见与陈腔滥调。我想了解生命的真实本性。我想知道这活着的经验到底是怎么样的。我想领悟生命最深奥与真实的性质。我不想只是接受别人的解释就算,我要亲自见证。」

你若持此态度禅修,一定会成功的。你发觉自己在观察事物时,能客观和如实── 它们在每一瞬间皆在流动与变迁,生命因而呈现出难以置信的丰盛,那是不可言喻的,必须亲自体会始得。

「内观禅修」的巴利文是Vipassana Bhavana,Bhavana 的字根是Bhu ,意思是「成长」或「成为」,因此Bhavana 的意思是「培育」,由于它常常与「心」字并用,所以Bhavana 又有「心智培育」的意思。Vipassana 则是由两个字根(Vi 与Passana)所组成。Passana 的意思是「看(Seeing)」或「感知(Perceiving)」, 而Vi 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字首,粗略地可译为「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或是「进入与透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因此, Vipassana 的完整意思是:「向某事物的内部清楚而精确地观察,认清每一组成部分,向内一直突破,直至领悟到事物最根本的实相为止。」藉此过程,我们可洞悉任何被检视对象的根本实相。若把两个字合起来解,Vipassana Bhavana 的意思就是:培育心智,令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观察事物,最终达致(对事物根本实相的)洞悉与完全了解。

\

在内观禅修中,我们培育这种观察生命的特殊方式,我们训练自己,使能精确、如实地看清楚事物的真相,我们称这种特殊的认知方式为「静观」。这种静观过程与我们日常所做的,实际上很不相同。我们通常是不会看清眼前事物的,而是透过思想概念等有色眼镜去看生命,常把心中影象误以为现实。我们如此地陷于不断起伏的思潮之中,乃致没有觉察到眼前流逝的现实。我们的时间都花在活动上,不停地追求欢乐与满足,以及不断地逃避痛苦与不快,乃至不能自拔。我们竭尽全力,试图令自己感觉得好些,试图掩饰自己的恐惧,以及不断寻求安稳。与此同时,实在的经验世界在我们身边溜走,没有被接触与品尝。在内观禅修中,我们训练自己,忽略持续追求舒适的冲动,转而向现实作深入的探究。讽刺的是,真的宁静只有在你停止追求它时才会出现── 这又是一个两难的困局。

当你放下对舒适的渴求,确实的满足才会生起;当你放下对满足的忙乱追求,真正的美满人生才会出现。当你追求了解现实时,能够远离颠倒幻想,能够承担过程中的所有艰辛险阻,真正的解脱与安稳一定属于你的。这不是我们想灌输给你的一种教义,它是可以觉察得到的现实,也是你做得到且应该亲自了解、体验的事情。

佛教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任何一个如此久远的思想体系,皆有时间开展出层层叠叠的教义与仪式。虽然如此,佛教的基本态度,始终都是强调经验(实践)与反对权威的。乔达摩佛陀不但不依正统,且是一位真正反传统的人物。他没有提供一堆教条来作为他的教导,而是提供一些建议,让大家来亲自审查,他经常邀请人们:「亲自来看吧!(Come and See)」。他向追随者说过:「不要在自己的头上安头!」他的意思是:不要一味接受和相信别人的话,要亲自去看!

我们希望你在阅读此书的每一个字时,都能抱持这种态度。我们一直没有作此宣称:「就因为我们是这领域的权威,你们一定要接受和相信。」因为这与盲信无关,全都是经验中的现实。若能学习依照本书指示,调教自己的认知方式,你自会亲身了解的。也唯有那样做,才能给信仰提供基础。基本上,内观禅修是一种探究性的、要你亲自去发现的修习。

说到这里,我们想对佛教思想的一些要点作简略的介绍。我们不想详尽,因为许多书本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过,由于这些资料对了解内观十分重要,因此必须稍为一提。

从佛教的角度看,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是很奇特的,我们视无常的事物为常,虽然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转变。转变的过程是持续不断的,甚至在你阅读这些文字时,你的身体正在老化,然而你根本没有在意。你手中的书正在腐烂,印刷正在褪色,纸质正在变脆;你周围的墙也在老化,墙内的组成分子正以极快的速率在震荡;每一事物都在迁移、解散与慢慢消失,而你也没有在意。不过,总有一天,你会环顾一下周围,然后突然发觉:自己的皮肤发皱了,关节也疼痛了;书本变成泛黄、褪色的东西,房屋也在土崩瓦解。于是你不禁缅怀逝去的青春,为失去的财物而哀伤痛哭。究竟这些痛苦从何而来?它们来自你的疏忽大意,你没有细心观察人生,你没有观察周围世界在不断迁流变化,你建立了一大堆心理结构──「我」、「书本」、「房屋」等,并且认为它们都是坚固的独立实体、永远也不会改变,其实它们并非如此。不过,现在你可以调节自己进入不断的转变,学习体察人生的持续流逝活动,学习体察因缘和合现象的持续流动。你做得到的,只是时间与训练的问题而已。

人类知觉上的习惯在某些地方是非常愚蠢的。我们漠视百分之九十九实际接收到的感官刺激,固定余下的百分之一为独立的心理现象(Mental Objects)[2],然后我们对那些独立的心理现象作出程式的惯常反应。

例如: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就只有你一个人坐着,远处的一只狗在吠,这件事本身实无好坏可言。在沉寂的夜空里突然冒出声浪,你开始听到美妙而复杂的模式,它们在神经系统内被转变为火花四射的电子刺激。这过程应被用作为一种无常、苦与无我的体验,可是作为人类的我们往往完全忽略了它。我们把这知觉固定为独立的心理现象,更在上面添油加醋,对它发动一连串的情绪思想反应:「又是那只狗,牠总是在晚上吠,真讨厌!牠每晚那么烦扰,该有人出来想个办法才是。也许我该报警,不!应通知捕捉游荡狗只的部门── 我要打电话给动物收容所。不!也许我应写封恶毒的信给狗主,不!那太麻烦了,我还是找对耳塞算了。」这些不过是知觉上的心理习惯而已,它们都是你自少模仿周围的人学到的反应方式。这些知觉上的反应不是我们的神经系统结构所固有的,线路是有的,但内心的机器并非只可作此用途。学到的东西是可以通过学习消除的,首先,你要在做的时候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换言之,不可介入,要退后一步来静观其变。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作为人类的我们,对人生确实有颠倒的见解,我们以真正的苦因为乐。「苦因」是我们前面(第一章)说过的「爱憎反应综合症(Desire-aversion Syndrome)」。一个感性知觉突然弹出,它可以是任何东西,例如:一个美女、一个俊男、一艘快艇、烘着的面包香味、在后面跟贴着你的货车等;无论它是什么,我们都会随之作出有关此感性刺激的情绪反应。

例如忧虑,我们非常忧虑,忧虑本身就是问题。忧虑是一个过程,它是有步伐的,忧虑不仅是一个存在状态,也是一个过程。你必须要做的,就是去观察那过程的最初起点,在过程演变成令你忧心忡忡前的那些初始阶段,忧虑锁链的第一个环节是「执着/排斥反应(Grasping-rejecting Reaction)」。当某现象在心内出现时,我们的内心就想执着它或是推走它,这就启动了忧虑的一连串反应。幸运地,就近有一个轻便、细小的工具,它的名字叫做内观禅,你可以利用它来大大缩短整个机制。

内观禅教导我们如何去详细和精确地考察自己的知觉过程。我们学习以安祥的超然态度,去观察知觉(Perception)与思想的生起,我们学习平静而清晰地观看自己对刺激的反应。久而久之,我们开始发现:自己可以在不受反应的困扰下作出回应,强迫性的思想反应也会慢慢消失。我们仍然可以结婚,我们仍然可以离开货车的惯常路径,而无须为此要经历地狱式的苦恼。

能避免强迫性的思想反应,会对现实产生一种全新的看法,那是一种革命性的改变(Paradigm Shift),一种知觉机制上的完全改变,伴之而来的,是一种从强迫性困扰中解脱出来的深度喜乐。正因为这些效益,所以佛教视这种观看事物的方式为人生正见,佛教经典将之称为「如实观察事物(Seeing 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或简称「如实观」。

内观禅是一套训练程序,令我们一新耳目,如实现观事物的真相;与此同时,对于现实核心方面的「我」,亦有一全新领悟。仔细考察一下就可发现,我们处理「我」的方式实与处理其他知觉的(错误)方式一样;我们把旋转着的思想、感情与感觉之流固定为一心理结构(Mental Construct),然后标签它为「我」,并从此视之为一个静态的、恒久不变的实体,可以独存于其他一切事物之外。我们把自己从宇宙这一个永恒转变过程中擅自捏走,然后为自己的孤独而悲痛。我们忽略了自己与万物的内在联系,并且决定「我(I)」要为「我或自己(Me)」争取更多的东西,然后又对人类的贪婪与感觉迟钝而惊讶,于是,情况就如此地继续下去了。世上的每一个恶行、每一件冷酷无情的事例,都是源于「我」的错觉── 以为它是一个与万物分离的独立实体。

你若能爆破那个概念的错觉,你的整个世界都会改变。然而,不可期望在一夜间就能办到。因为,你花了一生时间去建立那个概念,又经年累月地用每一个思想言行去强化它,它是不会在一瞬间蒸发的。不过,只要你投入足够的时间与关注,它是会消失的。内观禅是溶解那个概念的一种修行过程,你只须观察着它,就可逐渐地把它铲除。

「我」的概念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地制造「我」的过程。透过内观,我们学习在制造「我」时当即知道在制造「我」,并且知道我们是如何制造「我」的;那么,那个心态(Mindset)[3]就会慢慢地离开和消散,像一片浮云飘过晴空一样。于是,我们被置于一种境界,在那里我们可以选择做或不做,全视乎当时的情况。强迫性离开了,我们可以有所选择了。这些都是重要的领悟,每一个领悟都是与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有关的深刻了解。它们不会很快出现,也不可能不劳而获。不过,回报是很大的,它可令你脱胎换骨,从此以后,你生存的每一秒钟都会改变。能于此道奋斗到底的禅修者将会证得完满的健康心智,一种纯净爱护众生之心,以及苦恼的完全止息。那可不是一个小目标,不过,你无需走毕全程才有收获,利益不但立竿见影,而且与时俱增。它是一个累增性的函数:你禅修得越多,就越了解自身存在的实相;禅修的时间越长,你就越能如实地静观心内生起的每一个冲动、意图、思想与情绪。你的解脱成就,是可以根据你的坐禅时间来衡量的。在禅修过程中,你若觉得已经足够时,随时都可以中止的,其中并无强制性的规则,只有你想了解自己生命的本质,以及改善自他生活质素的热忱而已。

内观禅本身是经验性的,不是理论性的。在禅修过程中,你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对事物的感受将会变得敏锐很多,你不会光是坐着去发展有关生活的崇高想法,你要去过生活。内观禅不是别的,正是学习去过生活。

【注释】

[1]《念处经(Satipatthana Sutta)》:亦称《念住经》。主要指南传藏经的中部第10经(MN-10)与长部第22经(DN-22)。北传藏经中也有甚为类似的经文,如中阿含第九十八经之《念处经》。这些经文是内观禅的根本经典,佛教与别不同的详细禅修技巧,就载于这些经典之中。内容主要教导我们如何修习四念处,即如何留意观察(静观)身、受、心、法等人生的四个方面,从而获得内观智慧,最终达致解脱内心的烦恼苦因。在中部第10经的《念处经》中,佛陀开宗明义就说:「比丘们!只有一条路可使众生清净、克服忧愁哀伤、灭除苦楚悲痛、达致正道、体证涅槃,这条路就是四念处。是哪四个念处呢?那就是,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身体,须随时留意观察身体,如实了知,专注,精进,警觉,降伏对世间的贪瞋与悲痛。对于感受、心意与诸法,亦复如是。」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了。传统认为,修习四念处可亲身观察到身体不净、感受皆苦、心念无常、以及诸法无我,从而破除我们内心所执着的四种(常、乐、我、净)颠倒见解,最终获得解脱。

[2] 独立的心理现象(Mental Objects):亦可称精神现象。佛教专称之为「心所有法」、「心所法」或「心所」等。例如:欲、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贪、瞋、痴、慢、疑、恶见、忿、恨…… 等等善与不善的心态。

[3] 心态(Mindset):一个人或一些人所持有的一套根深柢固的假设(信念)、方法或标记符号,持有的人会不断采用或接受过往习以为常的行为、选择或工具。这种认知上的偏好往往难以有系统的、理性的分析或决策过程来抵消的。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