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04:06:44
无论学哪一门,世法、佛法都行。我常常跟大家提到的方豪,早年在台湾,政治大学文学院的院长,年龄跟我差不多,现在大概都不在了。这个人跟我做邻居十几年,他是中央研究院的院士,什么学历?初中毕业。能有这样的成就,就是一生专读一部书,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他一生就得力这两句话,他做到了。专门研究《宋史》,二十五史里头的一部,宋朝,一生专攻这部书,变成在台湾宋史专家,你问宋朝典章制度,他如数家珍,熟透了。一样东西,《四库》里头经史子集,你只要学一样,学到家了,成功了。古时候,司马迁(汉朝的)专学《左传》,十三经里头的一部,左丘明的著作。
我早年在佛光山教学,跟星云法师谈过这个问题,十年的时间专攻一部经,他变成专家。专学一部《无量寿经》,学了十年他就是现在的无量寿佛;专攻《普门品》,他就是现在的观世音菩萨,搞一样,不能搞多,搞多什么都不是。十年的时间专攻《地藏经》,他就是活地藏菩萨,一门,一门行。中国这么大,学会一部经,一生讲这部经,中国有一千多个县,一个县里头讲一遍,恐怕你的寿命到了还有一半还没讲到。这多有意思,真正是成就自己也成就别人,给别人做个好榜样。自己学成之后可以参学,参学什么方法?多听,别人讲经的时候,我去听经,我不必去专攻,我只听,来提升自己。自己还是专攻这一部,为什么?佛法它是通的,它是圆融的,一经通一切经通,一个法门通一切法门都通,妙在这里。它重视三昧、重视开悟,不重视记问之学。
这连儒都不重视,儒家都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重视开悟,重视悟性。小时候读书、背书,那是培养悟性的一种方法,悟是要清净心才会觉悟,用背诵的方法修清净心。小孩也会胡思乱想,所以叫他读书、叫他背书。这书背熟透了,那是什么?他就不会胡思乱想了。书念熟了这是附带作用,不是主要的目的,主要目的是让他收心,这个要搞清楚。这些附带作用,等他将来开悟之后,这些附带作用有很多的好处。所以古人教学的方法还是非常高明,现在想想比不上古人。现在作家也很多,文人也很多,细心去观察,跟古人不一样。
文摘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六六集) 2013/4/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0-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