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为人处世

忍辱的内核是慈悲,而不是忍气吞声

2024-04-23 04:07:28

忍辱的内核是慈悲,而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波罗蜜是佛教的六妙法门之一,有些对佛法一知半解的人,一听到“忍”字立马便认为是忍气吞声,认为是在一碰到事情时立马便只能低下头来任由他人摆布污辱,有些人的理解稍微近了一点,却也认为只不过是如俗语中所说的那样“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可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网图

作为佛教最主要的修行手段,六度万行的内容如果是如此的简单,那也真的是未免太小看这流传了2000多年的东西了,一个宣称可以出离苦海、直达彼岸的法门,其内容真的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和不堪吗?下面我们就简单的去带大家了解一下忍辱的真正内涵,看看和我们心目中所想象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按照佛教的理解,忍辱有大约5个层次,由浅至深分别为生忍、力忍、缘忍、观忍、慈忍。

网图

生忍是第一层,讲的是每当辱境到来时,自己无力抵抗,只能用自己的意志力将辱境强行压下,但是心中却会有巨大的痛苦焦灼感。生忍与忍气吞声很相像,在某些方面。

力忍是第二层,讲的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将辱境现前的所有忿恨压下,颇有点像人们所说的“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获得更大的胜利,只能将眼前所受到的侮辱克制住,以免失去自己的图谋。

网图

生忍与力忍是不是忍辱修行呢?既是也不是,是的地方在于它们也是忍辱的内容,但是,它们是最基础的修行内容,是入门阶段,说不是,在这一个阶段,世俗中的许多人不经过修炼也能够达到,佛门的忍辱与世俗不同的还在于后面的内容,咱们接着往下看。

缘忍,当自己毫无缘由的受到辱境时,不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不生嗔恨之心,而是以智慧之光反观内省,回想自己所受到的一切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恶业所致还是魔障所致,想清楚了,自然也就清楚了。

佛祖像

观忍,就是当自己受到辱境发生时,以空观智慧来照察自己所遇到的一切,诸行无常,诸行无我,既然无我无相,那又从何而来的辱境呢?

慈忍为忍辱的最高境界,也是六度万行中忍辱般若波罗蜜的真正内涵,慈者,慈悲也,每当辱境现前时,心中不但不生嗔恨之心,反而会因此而生起哀悯之心,以慈悲之力去观照此人为什么会如此的愚痴可怜,是什么业障能让他如此的不计后果任意行事,将来定会受到严重后果的惩戒,因此而从心中生起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慈悲为怀精神,使对方因此而觉悟,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网图

从以上可以看到,真正的忍辱行是以慈悲为内核的,可并不是忍气吞声那么简单,如果忍辱就是忍气吞声的代名词,那忍辱修行与世俗中人又有什么区别,又哪里还用得着去深山里面进行苦苦修行呢?

一个人要想获得彻底的忍辱修行之功,便必须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所需要修行的忍辱的内容是什么,了解清楚了之后再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进行实证,慢慢薰修,才有可能达到日进一日的清静之地。

佛教徒(网图)

等到了无论什么境界都能够不起嗔恨之时,忍辱的内核是慈悲还是别的什么,就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你无相了,再说忍辱、说慈悲都是多余的了。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