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5 04:06:04
法句经:
奋勉不放逸,克己自调御,智者自作洲,不为洪水没。
暗钝愚痴人,耽溺于放逸,智者不放逸,如富人护宝。
佛在《法句经》里这样教导我们:一个有智慧的人,能每天念于死的人他不会放逸。一个能常念死的人,他的心胸可以变得开朗豁达。就像用动物皮做的皮包,它淋雨以后会变得更加柔软。我们总是想,在我的生活之外,还有一个我所要修的。实际佛法的觉性,是时时刻刻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能够点点滴滴修起来;所以佛法说了那么多,反过头来都是要解决我们生死的问题,不管长说短说、大说小说都是要让我们放下对五欲的贪著。
曾经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出家人,他希望能得到一顶袈裟,正好有信士供养了他一顶,质地比较粗糙,不太好的袈裟。他路过家时,就让他的姐姐把这顶袈裟又重新捣制,成了一顶比较好的袈裟。他本来是个很用功的人,但是看到姐姐重新改制的这顶袈裟,就生了贪著心了,对这顶袈裟特别的喜欢。在他得到这顶袈裟的当天,因为所吃的东西没有消化就死去了。死了以后,当下就转成一个跳蚤,爬在了他的袈裟上。大众僧要分亡人物的时候,佛就制止大家说你们不要分,你们大家有没有听见有人在喊叫说: 不要动我的袈裟! 当然大家听不到了。佛就讲某某人因为贪著袈裟的缘故,现在变为一个跳蚤已经爬在这个袈裟上了。大家不要动了,各自回去,到七天以后再来分这顶袈裟。我们知道跳蚤的生命也只有七天。本来,按他平常的修行,完全可以走向解脱,但是因为贪著袈裟的缘故,他只获得了升天的果报。佛就告诉大家,如果那天大家去动了那顶袈裟,修行者去护他的袈裟,一念的嗔心起来,必定要堕落地狱的。由于他平常所积聚的善业,他得以升天。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念无常。一顶非常喜爱的袈裟,上午得到,晚上他就往生了。所以佛才说: 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如果能天天都念着无常,他还能贪著那件东西吗?一切有形的,我们都带不去的。
以前上课时问小朋友们:世间上什么寿命最长?说乌龟等等。只要有形的,他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只有真正智慧的寿命,他才是无限的。我们在生死里轮回,这一期业报,是生命体上的一个现象。我们不能对它产生任何的贪著,也不能贪著它身外的一切东西。既然是身外的,那就一定带不走的。所以能陪伴我们的只有很好地修道,智慧可以陪伴我们、解脱可以陪伴我们。
我们大家借助现在给老师父助念往生,应该生感恩心,去为别人助念,实际正是要提醒自己。面临着一个将要死亡的人,我们的心情又做如何?“若见他人死,我心急如火。不是急他人,眼看轮到我。”虽然我们常常说这首偈,但是有没有生起来迫切感?实际谁也没办法说,我明天将会怎样。所以佛就说:一个能每天念于死的人,并不是让他放弃现前,而是告诫自己———正因为会死,才更应该珍惜现前,要尽到现前应该尽的责任。
念死,是让我们学会理智的去面对;念死,是更应该知道珍惜自己的当下。所以去助念,我们大家的心不要急、不要燥。在临终的时候,如果对方真的能放下,他的心无牵挂的时候,他会什么都清楚的。我们也会看到,一个生命真正结束的时候,有的时候它容易,有的时候它也不容易。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看到一个人,他要经历四大分离的痛苦。所以老师父就说:“以前说四大分离只是在书上看到的,现在我体验到了。”而且,你看老师父的信心,这也是常人难以来做比的。在老法师往生的时候,我们也是助念,也就是人家活着时,念临终的一会儿了,而往生以后,我们念了前后九天。那时侯,北京黄念祖老居士还活着,他说:“给别人助念往生,正是给自己积聚往生的资粮。”所以也是难得的机会。
我们把每件发生在我们生活当中的事都能够生起觉照,让我们事事都在修行。
所以,通过我们的助念,让我们更加对生命生起来珍惜心,好好的来利用我们这一生,让我们解脱就在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