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6 04:07:31
持名是正行,第十八愿确确实实是古今净宗祖师大德们公认的,“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持名为什么呢?就是为了求生净土。求生净土这个意愿,就是无上菩提心。蕅益大师云,信愿持名为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浅深。故慧行为先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蕅益大师这个一解释,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菩提心不难啊。
“得生与否”,就是西方世界你能不能往生,你去得成还是去不成,关键就在信跟愿。如果你真相信,你有强烈求生的愿望,那你就决定得生。这一句话,跟佛在大经里面为我们所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诸位想想,相应不相应呢?一切法从心想生,我就想到极乐世界,就想见阿弥陀佛,那就去了。相应啊,就决定得生。所以这个愿是关键。当然,愿一定要有信。没有信,他怎么会有愿呢?有信一定有愿,有愿一定有信。这是往生的关键。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佛告诉我们,那个世界有四土九品,品位的高下,全在持名之深浅。深浅是讲功夫,没有说持名之多少,没讲这个。所以一天念十句阿弥陀佛,跟一天念十万声阿弥陀佛,没什么两样。不在乎多少,而在乎功夫的深浅,这是我们要注意到的。什么样的功夫叫深?这一句佛号把烦恼念掉了,无明也破了,那这个功夫就深了。如果说无明没破,烦恼也没断,这个功夫就浅了。烦恼虽然没断,但是我这一句佛号能把烦恼控制住,不叫烦恼起作用,这就能往生。我们常讲业障,这一句佛号能把业障控制住,叫业障不起作用,不障碍我们,那就能顺顺利利去往生。这非常要紧啊。我们这一句佛号,确确实实要把烦恼控制住,因此早晚课诵念佛,是提醒自己,念兹在兹。心里面常常念阿弥陀佛,念西方世界依正庄严。
怎样叫功夫?我们是凡夫,是凡夫就有烦恼,就有妄想。烦恼跟妄想就叫做业障。这个东西一起来,妄想一起来,烦恼一起来,“阿弥陀佛”,就把这个烦恼压住了。妄想烦恼,烦恼就是贪嗔痴慢这个念头,那是烦恼。这个念头一起来,立刻佛号就提起来了,就把烦恼打掉了,不要叫烦恼继续增长,这就叫功夫。古德常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