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入门知识

净界法师:佛遗教经讲记 七

2024-10-22 04:07:24

净界法师:佛遗教经讲记 七

佛遗教经讲记(七)

净界法师主讲

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三面,

丙三、对治灭烦恼法要

基本上,从事宗教的修学,目的是为了改造我们的生命,希望透过宗教的修学,使生命离开痛苦,得到安乐。既然是为了改造生命,从修学的次第上来说,一定要先知道生命的真相。所有宗教师对生命的看法,基本上分成三大类:

(一)无因缘论: 这类宗教师认为生命的痛苦跟快乐,都是没有因缘的,换句话说,生命只是一个偶然,痛苦是因为他运气不好,快乐是因为他比较幸运,苦乐的背后没有因缘力量的支持。如果建立这样的知见,想要离苦得乐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时行乐,因为生命没有因缘,所以断恶修善、皈依三宝并无意义,这种颠倒的思想就带动错误的行为,这是无因缘论。

(二)邪因缘论:邪因缘论者认为,生命的快乐跟痛苦是有其因缘,这因缘寄托在有主宰性的天神,天神是我们痛苦跟快乐的唯一因缘,换句话说,希望离苦得乐,自己并没有任何办法,我们没有自主的能力,只能仰仗对天神的皈依、礼拜、祈祷、供养,使天神赐给我们快乐,拔除我们的痛苦。这样的思想,佛法认为是心外求法,名之为外道,因他们认为苦乐的因缘是在心外,除了现前一念心性,另外有一强大力量主宰我们的苦乐,所以改造内心没有意义,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向外对天神的祈祷。佛法认为这种思想是邪因缘论,虽然有因缘,但这是一种错误的因缘。

(三)正因缘论:佛法提出正因缘论,佛陀出世就对大众宣布,生命的痛苦跟快乐有其因缘,因缘的本身跟身口意所造作的业力有关系,故是自作自受,自己创造某种业力,就召感这种果报。佛法认为生命有一定的轨则,什么业力就召感什么果报,这是佛法的根本思想,站在本经的角度,佛陀想引导我们离苦得乐,他提出两个主题:

第一个:共世间法要:透过共世间法要的修学,以成就人天的安乐果报。

第二个:不共世间法要:遵循出世的规则,成就永恒的解脱。

这里是讲到共世间法要,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只要能遵守以下的三大规则,就能离苦得乐:

(1)对治邪业:这是持戒清净,若想离苦得乐,首先要遵守佛陀的根本戒与方便戒。

(2)对治止苦法要:这是都摄六根。我们在持戒以后,对六根要善加管制,不能使令它完全没有目标的放逸,放逸会破坏我们持戒的功德,所以在持戒后,对六根要加以收摄。

(3)对治烦恼法要:想成就人天安乐的果报,有三种烦恼要加以对治,因这三种烦恼的活动,会严重破坏人天安乐果报。所以遵守这三个规则:①、持戒。②、都摄六根。③、对治烦恼。则能成就人天的安乐,以下即说明对治灭烦恼法要。

佛陀在临灭度前告诫我们,内心的瞋恚、贡高、谄曲等烦恼,会严重伤害我们人天的安乐果报,所以应该加以对治。

丁一、瞋恚烦恼对治

首先解释「瞋恚」的相貌,什么叫瞋恚?对于不如意的境界, 内心感到愤发,愤发是一种不安稳性的造作。当身口意遇到不如意境界而失去控制时,产生造作不安稳性的行为,称为瞋恚。瞋恚烦恼的对治,在经文中分成三科,以下第一科先说明忍辱的相貌。

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瞋恨;亦当护口,所遇到的境缘,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

消文 佛陀在临灭度前,把自己过去世修学菩萨道提出来对弟子们有所勉励。佛陀说,如果有人拿刀对我们一节一节的割开身体,这样的伤害所造成的痛苦虽非常严重,但我们应该「当自摄心,无令瞋恨。」这时不论外境是否合理,这念心要「都摄六根」,将之收摄回来,思惟佛法的真理。要如何思惟呢?佛法认为生命有其因缘,「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也就是说,今天会遭遇这种痛苦,主要是因内心有罪业,外在的人事只是增上缘,外在人事的刺激把心中的罪业逼出来,所以一切的痛苦都是心中的罪业所召感,故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没有必要瞋恨。此外,也要护持口业,不要生起粗暴的言词。若不这样如理思惟佛法真理,而放纵自己的情绪,则所产生的瞋心之火,就破坏了先前所栽培的布施、持戒等种种的善业功德。也就是说,所发动的瞋心,先伤害自己,再伤害别人。

释义 蕅益大师说这段经文是「以重况轻」,举出最严重肢解身体的伤害,这都能忍辱,何况是轻微的伤害呢?我们生活在人世间,有可爱的顺境,也有不可爱的逆境,当然逆境的时间多,顺境的时间少。当遇逆境时,我们有二种不同作法:

(一)心随境转: 这念心若执着于逆境上,就会带动瞋恚的情绪,因心随境转的结果,境界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带动内心已有的瞋心种子出来活动,瞋心活动的结果,首先伤害自己,接着再以恶言恶行伤害别人,这是遇逆境时的第一种反应。

(二)收摄内心:佛陀教诫我们,既然想要离苦得乐,这个时候遇到逆境,就要赶快收摄内心,把心带回家。在收摄内心后,思惟佛法道理,不要执着在境界上,心安住于真理上思惟,思惟现在承受痛苦,是在释放自己的罪业,这与别人无关,如此的如理思惟,就能在恶劣环境中,平安度过逆境,消除自己无始的罪障。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当自摄心」,这是保护功德的关键处。以上说明忍辱的相貌,以下说明忍辱的功德。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

消文 当我们遇到逆境的刺激,应该「当自摄心,思惟真理。」佛陀在这段经文说明,为什么不能放纵瞋心,而应当摄心的理由。忍辱的功德是持戒及苦行所不能相比的,六度功德的大小是后后超胜前前,持戒功德超越布施,乃至忍辱功德超越持戒,忍辱所发挥灭恶生善的功德,超越持戒与苦行。一个人遇逆境时,能表现安忍的力量,「当自摄心,莫向外求」,这才称为「有力大人」。蕅益大师解释「有力大人」说,一个人若经常发脾气,这人的内心没有力量,他没有力量修习善法,因为瞋心的生起会障碍修道,所谓「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心平气和时能静坐三十分钟,但瞋心一发动,则坐不到五分钟。所以经常发脾气,心常扰动,根本没有力量修习善法,是一个没有力量的人,因你的力量被瞋心所蒙蔽,因此想要有力量修学善法,须修忍辱,方有广大力量修诸功德。我们应该把恶骂及伤害的逆缘,当作甘露来受用,甘露是天上的饮食,是不死之药,有长寿及治病的功能。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把恶逆因缘当做自己一种生命的考验,否则就不是「入道智慧人也」。为什么要修忍辱?因瞋恚的过失有三:

(一)破诸善法:瞋恚会破坏以前所成就的善法,好不容易点点滴滴。所成就的布施、持戒功德,因为一时的瞋心而遭受破坏。

(二)坏好名闻:因瞋心故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三)人不喜见:瞋心会造成今世后世相貌的丑陋,他人见之不起欢喜。

佛陀总结说:瞋心的过失胜于猛烈大火,因大火烧毁外在的房屋资具,我们还可再重建,但瞋心是内在之火,会烧尽好不容易积功累德所成就的善业,所以「劫功德财,无过瞋恚。」若要破坏恶法,首要消灭瞋心,否则辛苦积集的善业,因一时情绪失控,瞋恚大火烧毁内心的功德财库,实在非常可惜。

释义 我们修学般若智慧,若完全在顺境,虽可但这力量不能广大,一定要有逆境的刺激磨炼,心中的观照智慧才能增长广大。所以佛陀在《法华经》上,一再的赞叹提婆达多,佛陀说,在他的因地菩萨道上,提婆达多扮演重要的角色。佛陀之能成佛,自己的努力是主要因素,但提婆达多处处对佛陀的伤害跟障碍,却使佛陀疾速成就种种的波罗蜜。有如一颗玉石,若未加以磨炼,本质即使再好,也不能发出灿烂的光辉。所以修行人若害怕逆境磨炼,智能就难以增长广大。虽然在佛堂拜破很多蒲团,但没有人刺激你,则进步缓慢,所以应该把逆境当作甘露想,这是增长智慧的大好机会。

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瞋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消文 这一段是结示劝修。一位没有宗教修学的在家众,也就是一般所谓的颠倒众生,他的内心中没有来生,他的生命宗旨就是及时行乐。当一个人所追求的是现世的安乐,则容易起瞋心。蕅益大师说,贪欲与瞋心是互为表里,相互成就。一个人贪欲重,内心就有

瞋心,当所贪爱的境界受影响,瞋心就会出来活动,这时内心里又有贪心,所以有贪欲的人一定会有瞋心。这种人对生命没有任何期望,因此容易放纵自己的情绪,这还可以理解,因他不想改造生命。但有志于修道的修行人,已经透过前面的持戒、都摄六根,减少自己的欲望,追求来世的安乐,而却放纵自己的瞋恚,破坏自己的善法,这非常不合道理。所以一位有志于宗教修学的修行者,内心安住于真理,思惟观察生命的真相,其内心是寂静清凉。瞋心有如在清凉心中「霹雳起火」,霹雳是打雷电,雷电与清凉心不相应。在家众内心本是扰动的,充满了贪欲烦恼,所以起瞋心是正常的,而修行人的寂静心中岂能生起瞋心?所以有志于追求人天安乐者,首先要对治瞋心。

释义 瞋心的生起,其因素有二:

(一)与期望相应:身为父母师长对自己的子女或徒弟有所期望,当徒弟的表现不如预期,师父就会发脾气,但这种发脾气是因期望心而生起,是菩萨的一种方便。从摄受众生的角度,若对众生一昧的宠爱鼓励,这是不对的,有时应该要畏爱兼施。所以跟期望心相应的瞋心是可以理解的,这是菩萨度生的方便。

(二)与对立相应:本经是针对跟对立心相应的瞋心,这瞋心有我相人相的对立,这种瞋心伤害了自己的功德,也伤害别人。在经论上对瞋心的对治,其方法有二:

(1)七重因果法:此法是观察我们有无量在生命中,每个人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对我们有很大的恩德,故应该把自己的个体生命,跟众生的生命建立殊胜的因缘,也就是母子的关系。当人与人之间有如此深厚的因缘,即使彼此间有任何的碰撞,就比较容易包容宽待,而不容易生起对立。所以七重因果法是偏重外在因缘的建立,观想建立自己与众生之间美好的母子因缘。

(2)自他交换法:这方法偏重内在心性的平等。我们的个体生命与众生的生命,因过去的业力而创造不同的色心诸法,有男人的色法跟心法,也有女人的色法跟心法,每个人的色心二法皆不相同。当我们把业力所创造的外在形貌,及内心的感受思想,把这些因缘法全都拨开,我们会发觉每一有情众生的内心深处都平等,他希望离苦得乐,我也希望离苦得乐,这样的心情是相等的。今天他会做这样的事,也是想要离开痛苦得到安乐,换句话说,如果我自己站在他的角度,也会做跟他相同的事。透过这种同理心的观察,对众生就能多一份的理解跟包容,因为他这样做不是冲着我,想要伤害我而来的,他只是想要保护自己的生命而已,如是的观察就能避免人我的对立。透过这种自我交换的观想,我们就能对众生生起宽恕跟包容。历代的圣贤就以七重因果法及自他交换法,化解与众生的对立,而生起对众生的宽恕与理解。

丁二、贡高烦恼障对治

贡高在唯识学上即是「高慢」,什么叫高慢呢?「恃己所长,高举为性。」高慢心是仗恃自己的功德而高举自己。一位修学者透过前面的布施、持戒、都摄六根等,身口意出现很多的善业。仰仗这善业,在与众生接触时,觉得跟众生不同,自己高高在上,别人没有什么资粮,只有自己有布施、持戒乃至忍辱的资粮,故提高了自己的地位,而生起贡高心,所以一个人会贡高我慢,此人多少是有些资粮的。

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若起憍慢,当疾灭之。

消文 这段经文是说明对治的方法。身为一位宗教修学者,自己很努力的断恶修善,在这过程中内心善业增长,故提高了自己的地位。要如何对治贡高心呢?佛陀告诉我们有五种的观察方法,以对治贡高。

(一)当自摩头:以手摩头,发觉自己头上没有须发的庄严,这是第一个不如人的地方。

(二)已舍饰好:自己身体的装饰中,没有穿金戴玉来庄严自己,这也是不如人。

(三)着坏色衣:自己没有如世俗人有五彩美妙衣服装严色身,所穿的只是坏色衣,这也比不上别人。

(四)执持应器:应器是吃饭的工具,没有童仆来侍奉,需自己拿钵。

(五)以乞自活:自己没有财富的积蓄,需仰仗乞求才能过活,这也不如人。

佛陀要一位宗教修学者,观察自己有很多地方不如别人,「自见如是」,看到自己没有种种华丽的装饰来庄严自己,「若起憍慢,当疾灭之。」

释义 佛陀在《阿含经》常提到,出家众应如上的观察自己。佛在世时,有一比丘向佛陀告状说,舍利弗尊者的个性非常贡高我慢,他向佛陀举罪。佛陀于是集合所有比丘,请舍利弗尊者解释。尊者说:「我观察今生的身口意三业,这念心所受用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相貌,就像一个里面装了油的破旧瓶子,这瓶子破旧有很多漏洞,从里面流出很多的油。观察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如一破旧的瓶子,这有何尊贵骄傲的呢?」尊者的这段话有如佛陀的开示:「当自摩头,已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已乞自活,自见如是。」佛陀告诉修学者,自己的六根是如此的朴素卑贱,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

增长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不应该有憍慢心,甚至世俗的白衣,为追降其身,而行乞耶?

消文 莫说出世的修行者求现世的安乐,都不适合憍慢,何况一位出家的修学者,为追求出世的永恒解脱,降低自己的身份以乞食,岂能起憍慢?佛陀之意,出家众为保持充足的精神体力以修学佛法,不应从事生产的工作,而乞食以过活,则更不应该起憍慢。

释义 这里说憍慢心不但障碍出世善根,也障碍世间的福报。中国文化里的《易经》,对生命的趋吉避凶有很透彻的说明。《易经》的「易」字,简单来说就是变化,它对生命的看法是「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寄。」人生的福报跟灾难是互含互摄,当福报现前,灾难是躲在里面,福报中隐藏灾难;而在灾难现前时,福报躲在灾难里面,这时的灾难也隐藏种种的转机。灾难跟福报在生命中是不断的变化,所谓的物极必反,福报至鼎盛时,也就是灾难将出现的时候,所以「月圆则缺,花开则落。」当灾难到谷底时,即是生命转机之时。在灾难跟福报不断的替换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呢?《易经》告诉我们应该做两件事:

(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改过积善。

(二)「谦受益,满招损。」不论遇顺境或逆境,永远保持谦卑的态度,这对我们的生命永远有最大的好处。经文说:「增长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世俗人想要趋吉避凶,希望福报能永恒常住,他尚且要谦卑。一个人不论有多大的功德,最好不要把姿态摆得太高,高处是危险的处所。若把姿态放低一点,福报容易长久保存下去,灾难不容易出现,所以说「谦受益」。反过来说,若抬高姿态,则容易折损福报,所以《易经》的看法是要保持谦卑,如此在吉凶祸福中,我们永远是受益者。

丁三、谄曲烦恼障对治

什么叫谄曲?「曲」是虚伪的念,「谄」是迎奉的言词。内心有虚伪之心,讲出讨好别人的迎奉言词,称为谄曲。经文共有三段,第一段是总标,第二段是别明,第三段是结劝。先看第一段总标。

汝等比丘,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

消文 佛陀告诉比丘说,内心如果是虚伪的心态,表现出谄媚言词,这与修学圣道相违背,这是障碍圣道。「是故宜应,质直其心。」,「质」是不谄,这是外表的正直,讲话时该怎么讲就怎么讲,不要迎奉别人,而应按照道理而讲。「直」是不曲,内心安住于正念,这是内心的正直。如是「质直」才是随顺修学圣道,若经常谄曲,修学戒定慧就有困难,与戒定慧无法相应。

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

消文 一个人为什么会对别人谄媚呢?是因有欺诳有所求时,只好表现谄媚的言词,明明知道这样讲不对,根本与事实不符,但为欺诳对方,表现你对他非常随顺,所以讲出谄媚的言词,这就有欺诳之心。内心安住在圣道上的人,不会做出这种事。

是故汝等,宜当端心,以质直为本。

消文 佛陀总结说:一位修行人应当端正道的根本。以正直的心当做修道的根本。

释义 蕅益大师总结这段经文,很强调一个观念:「直心是道场」。

「道」包括戒定慧,道要生起,必须有一个场所,若没准备好场所,道就不能生起,哪一个地方是生起「道」的场所呢?就是正直之心。一位宗教修学者,随顺佛陀思想真理来运作,佛陀告诉我们这件事不该做,那件事该做,我们仰仗对佛陀的信心,相信我们的身口意随顺佛法来运作,能使自己离苦得乐。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世间的颠倒众生比较多,心中有光明智慧想要追求圣道的人比较少。若生于正法时代,心中有光明正法的人多,邪知邪见的人比较少。末法时代刚好相反,魔强法弱,一般众生的共识颠倒思想多,有正知正见的人少。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佛陀告诉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做该做的事,说该说的话,至于别人心中打什么妄想,先姑且不去管他,不必随顺众生的妄想而转,别人怎么想,那是他个人的事,佛陀的真理是这样说的,我们应该随顺真理而行。这是说,我们不可能让每一个人满意,一位君子的立身处世只能做该做的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中国儒家思想也有类似的看法,如孔夫子说:「不得中庸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孔夫子认为世间上有四种人:第一种是行中庸之人,这种人最圆满,坚持原则,而又处世圆融,有所坚持有所让步,这种人是千年的冰山雪莲,稀有而不容易找到。第二种人是狂者,如子路等,狂者进取,处事冲动较不圆融,容易得罪别人,但他心中还有章法道理。第三种人是狷者,狷者比较保守,别人不喜欢我做,我就不做,狷者心中也能坚持道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既然没有兼善天下的因缘,也就自己好好用功,独善其身。孔子说:「必也狂狷乎。」狂狷虽然达不到中庸的标准,但他们还是坚持自己的理想,这种人还是可取的。第四种人是孔夫子所呵责的乡愿,「乡愿,德之贼也。」若一味的讨好别人,没有说出自己该说的话,世间的真理就因这些人的乡愿而埋没,大家已不知什么是真理,虽苦读圣贤之书,但说出来的话依然是随顺世俗,圣贤的道理就被这些人所埋没。这里的经文也是这个意思,若经常讨好别人,养成讨好别人的心态,则修戒定慧无法相应,因他的内心缺乏正直的坚持,所以经文说:「谄曲之心,与道相违。」

中国儒家思想讲到生命的吉凶祸福,提出二个主要因素:

(一)命运:这是先天所带来的,出生以后就有一定的生辰八字,几岁走好运,几岁走坏运,这是不能改变的,命运是过去的业力所创造的生命相貌。

(二)气数:这是心中浩然正气的多寡,内心的气数有两种情况:

(1)君子喻于义:君子内心随顺天理而行,这浩然正气是集义所生,内心经常随顺天理,做你该做的事,讲你该讲的话,浩然正气强,气数就强。即使被算命先生算定今年有厄运,但因气数强,后天的浩然正气能弥补先天的厄运。

(2)小人喻于利:小人内心不根据天理运作,一心只想名利,心随境转,生命完全没有章法,只求现前的快乐,不考虑是否合乎天理,这种人的浩然正气虚弱。气数是后天所栽培,当气数弱时,即使命运好也不能发挥作用。

儒家思想很重视培养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又要如何栽培呢?这也有一定规则,简单的说即是孟子所说的「集义所生」,内心随顺天理而运作。内心有浩然正气,虽今年的运气不佳,但因气数旺,也能扭转命运的不足。佛法的道理亦复如是,当然佛法讲的更深,佛法讲「共世间修学法要」,一位修学者在成就出世解脱之前,先保住人天的安乐,也就是先成就内在的气数。佛陀对此开出三种方法:

(一)对治邪业:不要造做罪业,遵守佛陀的根本戒、方便戒。

(二)都摄六根:六根的了别活动,有些是非法,有些是合法,非的要遮止,合法的要鼓励赞叹,如此适当的管制六根的活动。

(三)对治烦恼:瞋恚、高慢、谄曲的烦恼要对治,并保持慈悲心、正直心、谦卑心。

修持以上三种「共世间修学法要」,即使自己前生的命运不佳,也能弥补、扭转命运。以上是佛陀开导我们追求人天安乐的三大方法。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