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入门知识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二三卷

2024-10-21 04:07:24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二三卷

第二三卷

《大乘起信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八页,「庚三、结示证入」。

菩萨在「因缘分」讲到造作本论的宗旨:「使令一切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换句话说,本论语言文字的安立,它不只是一种知识学术的研究,而是能够真实的改造我们的生命,使令我们的生命从痛苦的因缘,而成就安乐的因缘。「离苦得乐」这样的一个宗旨,在本论当中的修学重点有二个:第一个是生灭门的修学。生灭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对立,这种对立的修学有二个内涵:第一个是有相行,第二个是无相行。我们刚开始所修学的是一种有相行,有相行就是说依止一念的信心,归依三宝、断恶修善。有相行的修行所缘境有二个:一个是三宝的所缘境,就是我们刚开始面对清净庄严的佛法僧三宝,礼拜、赞叹、咒愿,透过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名赞叹、意业的观想归依,灭除我们重大的罪障;第二个所缘境是众生法界,我们有时候也离开佛堂,面对杂染的众生法界来修学布施、持戒、忍辱,透过持戒修福、安忍不动来积集广大的福德资粮。因为我们修学刚开始的重点,不管是三宝的所缘境、或者是众生的所缘境,都是一个有相的境界,所以叫做有相行。透过有相行,能够灭除罪障、积集资粮,使令我们的生命能够远离三恶道,而趋向于人天安乐的果报。但是这个安乐的果报,我们内心在受用的时候,会感到躁动不安,就是内心当中有这种爱取的烦恼。所以这样的果报就在安乐的过程当中产生了障碍。因此在有相行的阶段,我们希望能够从有相行而趋向于无相行,寻求更殊胜的安乐。无相行它所观的境界是一个无相的真理,跟前面的三宝、众生所缘境不同,它是一个无相的真理。就是说我们从前面的断恶修善,开始去修无常观、无我观,观察这些种种安乐的果报,它的相貌是生灭变化。这个生灭变化的意思,就是无常变化给我们一种不安稳性;这不安稳性当然就是苦,无常所以是苦,我们没有安全感,我们不知道所拥有的这些安乐果报,什么时候会失坏。所以说无常故苦,从苦当中我们了解到这是虚伪无主的,我们对于果报没有主宰性的,无我故空。所以这个时候,从有相的果报,就进入到一种无相的空性,假藉无常、无我的引导,从一种有相的境界当中,进入到无相的真理去了。因为所缘的境界是一个空性的真理,所以安立做无相行。不管有相行、无相行,内心当中都是有所得相应,一个是对有相的执取,一个是对空性的执取;既然有所执取,当然它的方向都是向外攀缘,有这种所谓的生灭相、垢净相、增减相,所以在本论当中全部判作生灭门,当然这二个都是成佛之道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庚三、结示证入

现在这一科「结示证入」,当我们已经开始修习有相的业力,也开始在内心当中起动无常、无我的观照,我们应该怎么从这种对立的生灭门,而趋向于平等的真如门?这以下讲出它的一个修学方便。

再讲这一科之前,我们把这一科的内涵作一个说明,首先我们翻到第十五页「解释分」,「解释分」有三科:

「一者显示正义,二者对治邪执,三者分别发趣道相。」我们现在这一科是「戊二、正解」,这当中又分成了三科:「己一、显示正义」,先显示大乘佛法的正义。又有三科:庚一是「总标二门」;庚二是「各释二门」,各别解释二门;这是「庚三、结示证入」。前面是把生灭门跟真如门各别的内涵加以说明,以下就引导我们如何从生灭门的有相行、无相行这种对立的修学,而趋向于平等的真如门,说修学的方便法门。

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

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

这一科的第一段是作一个总标。这一科的重点是「显 示从生灭门」而「入真如门」。这个「门」前面也说过, 「门」有二层意思:第一个是区别义,第二个是通达义。 说生灭门它是一个对立的思考、对立的修学,真如门是平 等的修学,所以它有差别;但是这二个门也有通达,我们 也可以从真如门而进入生灭门,当然也可以从生灭门而进 入真如门,只要懂得方法,这二个门是可以互相的通达的 。「生灭门」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因缘果报,它有所造作, 有这种造作的因缘,有所招感的果报;「真如门」它是非 因缘、非果报的,是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个平等法界 。应该怎么证入?这以下有三段的说明,先看第一段的总 说。「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 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当然要趣向真如门,还得依止生灭门,所以我们应该「推求」,这个「推求 」就是一种如实的观察,观察我们生灭的果报体。这个「 五蕴」的果报体有「色」法跟「心」法:心法就是受、想 、行、识,有明了性的;色法是一个执爱,没有明了性的 :开出来的是「六尘」的「境界」。就是刚开始先破除所 取相,所取的因缘就是种种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我们 观察这些境界是「毕竟无念」。无念,法藏大师的解释: 无念就是没有真实的体性。没有真实的体性,这个地方有 很多的观法,不过在大乘的角度,它的观察法门都是从一 心,万法唯是一心来观察。也就是说我们观察我们在断恶 修善所招感的果报,虽然有殊胜的人天色声香味触法的果 报,或者在涅槃当中也有寂静的这种果报,但是这种所取 的果报都是心中所现的影像,它是如梦如幻的,所以这样 子叫「不可得」,从大乘角度是这样观察,它只是一个心 中所现的影像。就是这一心真如,你用持戒修善的业力去 熏习,它出现了人天果报;你用无常、无我的业力来熏习 ,它现出了涅槃寂静:所以这些都是「毕竟无念」的,它 的体性是毕竟空寂的,这样子来破除对于所取相的执着。 进一步「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第二个就 是破除能取相。既然一切法是由心所变现,这个心又是一 个什么相貌?我们观察「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 」。这个地方「心无形相」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内心没有 一个决定不变的形相。一个人要是不打坐,就不知道你的 心有什么形相,你的心就是在外尘的境界里面活动,心随 境转;你要有时间经常打坐,就把外在的所缘境给消灭, 就回光返照这一念明了分别的心识,你就发觉我们的是躁动不安的形相。当然这个「形相」都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这个地方空的安立,是用这种推求的方式。怎么推求?就是说先假设一切法是由心所变现,这个能变现的心到底有没有自体?我们先假设它有自体。它有自体,就一定有存在的空间跟时间。先看看它存在的空间哪里?在空间上,「十方求之,终不可得」。它不在东西南北上下,不在身内、不在身外,我们找不到它存在的体性。从时间上,我们可以从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我们之前也说过:观察这个心,从时间上观察说是「未生无潜处」,说我这善念的心还没有生起时,它潜伏在哪里?假设它有自体,它应该有一个潜伏的处所,但是找不到它潜伏在哪里。「正生无住处」,这个心在我心中剎那生灭的时候,它也没有一个依止处,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当它走了以后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所以从时间上观察,也是觅之了不可得。只要有一个东西,它在时间上、空间上找不到,就可以安立说这个东西是自性空的,它的自体是不可得的,它只是暂时的一个因缘所生法所现的一个相状而已,当因缘结束了,这个相状就消失了。所以我们也可以知道,虽然说大乘安立的一切法是心所变现,但是它能变现的心也是「十方求之,终不可得」,它明了心性的本性也是毕竟空的。这个地方就是说,基本上从生灭门悟入真如门的一个重点就是破执,破除对外境的执取跟对内心的执取,这是一个方便。以下讲出一个譬喻,「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说有一个人他起了迷惑,把东方当做西方,虽然他把东方当做西方,但是东方西方不会改变,东方毕竟还是东方,西方还是西方,不会因为我们迷惑而有所改变。「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虽然无始劫来,我们内心自从一念不觉、以后,真如不守自性,我们不愿意安住在一真法界的平等法界,我们喜欢去追求,总是觉得一定要有所得才快乐。这种有所得的心,就造成一种对立的思考,就是要无明,一个我相、法相自性的执取,这样就产生一个念,这个念就是一种生灭心。虽然我们依止生灭心不断地在九法界流转,但是我们亲近的一心真如还是一样寂静不动,不会因为我们在这边打妄想而有所染污、有所改变。换句话说,「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所以我们在修学有相、无相行当中,你不要改变你的内涵,再加一个法门「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你观察我们内心当中,不管对安乐果报的执取、对空相的执取,这样执取的心是觅之了不可得,这样子就能够随顺于悟入真如门。这个地方的「随顺入」,法藏大师蕅益大师的注解都有说明。法藏大师把这一段分成随顺跟悟入二个次第,法藏大师说:我们刚开始修学,依止有所得的心,不管是凡夫、不管是二乘,凡夫执着有相、二乘执着无相的空性,虽然他没有进入到真如门,他也可以说是随顺真如门。随顺,离真如门的距离比较近。但是真实的悟入,那你就必须修「知心无念」,入平等法界。这个入平等法界,法藏大师倒是没有解释它的方法;不过蕅益大师就有详细的说明。他说:我们今天要从一个生灭门进入到真如门,最重要的关键点──你要能够「深观动心,即不生灭」。就是观察你这念生灭扰动的心,它的本性就是不生灭,就是自他不二,妄想的本性它的本质就是真如。我们诸位回忆一下:我们在受菩萨戒的时候,说是得上品戒体。当然上品戒体不是你向外追求能够得到的,是你能发愿的那一念心,你的心情,在受菩萨戒的时候,能够「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虽然你这念心打妄想,但是你能够很真实的肯定:你这个打妄想的心,它的本质就是一心真如;依止一心真如的心,发起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誓愿,而得上品戒体。因为你这个平等法界没有简别,在因地就种下了一个圆满的因种。

这个观念在《法华经》也非常强调,《法华经》在〈信解品〉讲出一个譬喻说:有一个大富长者,他有很多的珍宝。这个大富长者只有一个独生子,这独生子在小时候突然间发狂,离家出走再也找不到了,在外面流浪做了乞丐,展转经过五十年。这个小儿子慢慢长大了,他已经忘掉了他的家在哪里,就在外面做乞丐,有一顿没有一顿的。这个乞丐有一天回到大富长者的家,他已经不认识这个家了,他看到这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也许能够施舍我一点饮食。他在门外偷看的时候,刚好被他父亲看到了,他父亲就说:这是我流失的儿子。就叫侍卫去追,这小儿子他流浪太久了,害怕就晕倒了。晕倒以后,这个大富长者就想:现在不是宣布他是我儿子的时候,因为他流浪太久了,个性卑劣,要广设方便。所以把他叫醒以后,请他除粪、扫厕所,发给他一点扫厕所应该有的工资。扫完厕所以后,慢慢慢慢这个人有资粮以后,对自己有信心;再进一步掌管库房,掌管大富长者种种的珍宝;掌管库房做得不错,再升为当家;最后再正式的宣布,长者付财,他就是我的儿子,应该继承我所有的财产。

诸佛安立修学也是这个意思。刚开始你一定从生灭门有所得的心下手,或者从有相的因缘来积集福德资粮,或者你愿意从无相行来寻求解脱;但是慢慢的,如果我们想要从九法界的因缘果报,而趣向于诸佛的清净法身,你就必须要观察「知心无念」,这个时候你的心就入一真法界的平等法界,这个时候你一念不生,一切法如的境界才能够进入法身。就是说真如门它这个门你要进去有一个轨则,这个轨则你不具足,这个门你是进不去的,这个轨则就是知心无念。不管你对于杂染的果报,乃至于对清净的果报,你都不能够有一念有所得的心,这个是进入真如门的一个方法。

佛教的修学,它重视这个行动力,也重视观照力。就你内心是怎么观照,就影响你对整个果报的果证。就是外道也断恶修善,外道对于他们所归依的境也礼拜、赞叹、咒愿;但是佛教徒的礼拜、赞叹、咒愿跟他们有所不同,就是内心当中多一个平等的观照,这个时候你所积集的善业就不是人天福报,那是一个无上菩提的资粮。外道的修学,内心没有一种平等的法界观,这样只是一个人天福报。就是说他这样的一个善业力,不能够产生返妄归真、转凡成圣的力量,所以内心的观照力非常重要。就是同样是一个行持,你内心当中缺乏那个眼睛的引导,你这样的善业就不能够成就所谓的乘,波罗蜜不能够到彼岸,这只是一个善业力。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可以广泛的在生灭门当中追求我们的资粮解脱,但是你一定要加一个修行的重点,就是「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刚开始你就要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你才不会在这过程当中「得少为足,不知进取」,丧失了成佛的机会。这个地方是把「显示正义」这一科作个总结。

己二、对治邪执庚一、总标二见

前面是显示正确的义理,等于是生善;这个地方是破恶。就是我们在前面的修学,有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误的理解,又产生一个虚妄的执着,这个应该加以对治。这当中有三科,先看「庚一、总标二见」,把执取的相貌作一个总说:

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邪执。是我见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人我见,二者法我见。

我们在「对治邪执」,先知道所对治的是有哪些。我们所「对治」的「邪执」,简单的说就是「我见」。这个地方「我见」指的是「无明」,无明就是自性执,就是我们在生命当中认为有一个真实不变的自体,这个自体是不假藉因缘所生法,这样子的执取就是「我见」。「离」开了自性执了,就没有所谓的「邪执」可得。这个自性执开展出来有二个:一个是「人我见」,一个是「法我见」。我们先作一个简单的说明,第二科再详细的说明。第一个是「人我见」,又叫做补特伽罗我见,就是对于生命本身的一种执取,就是我们在流转当中,我们这个明了的心性、一念清净的平等心,接受业力的熏习,会创造一个果报体。我们在每一个果报体,就认为有一个常一主宰,这个就是人「我见」。我们这个五蕴果报体,的确有时候也有一点主宰性,当你的善业具足的时候,你想要做这件事情、那件事情,有些因缘会让你感到如愿;但是你如果认为说这个主宰性是恒常住不能变化的,是永远存在的,这样就是「人我见」。就是说主宰性有时候会存在,当你善业现前的时候你能够如意;但是有时候你的生命不能够如意:所以它是不决定。但是我们认为这个主宰性是决定存在的,这个就是「人我见」。这个是从无常观、无我观就能够消灭的。第二个是「法我见」,这个「法」的范围就比较广泛。前面只是生命的一个个体的执取,这个地方的法是指一切的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有杂染的果报、有清净的果报,我们观察这些果报都是因缘所生法。这个因缘所生法,我们前面也说过。大乘的菩萨修法空观,他的重点都是观察万法唯识。说什么叫做法执?你认为这个法离开这念心有真实体性,离心别有,这个就是法执。破除这个法执的方法,就是观察一切的法──杂染法、清净法,都是一念心所变现。这是一个总说。

我们看东方的文化跟西方的文化有所不同。东方的文化,它的重点偏重在生命科学,就是对这个心有很多很多深入的研究,当然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执取。东方文化的整个生命的精神体力,都耗费在对心识的研究。对于去创造物质、船坚炮利,完全没有兴趣,但是它开展出一个非常精致的人际观系,所以东方文化的人我见比较重。西方的文化,它是比较重视自然科学,对大自然各式各样的因缘法好乐去追求,像科学、医学,所以西方文化它的人际关系比较单纯,但是法见会比较重。这个就是众生的等流习气。总之,我们这个执取,一个是对生命的执取,一个是对一切因缘所生法的执取,这二个重点。

庚二、别释二见辛一、人我见

「别释」当中先讲「人我见」:

人我见者,依诸凡夫,说有五种。云何为五?

「依」止这个生死「凡夫,说有五种」。先看第一个:

一者、闻修多罗说:如来法身,毕竟寂寞,犹如虚空。以不知为破着故,即谓虚空是如来性。云何对治?明虚空相是其妄法,体无不实。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色者,则无虚空之相。所谓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离于妄动,则一切境界灭。唯一真心,无所不遍。此谓如来广大性智究竟之义,非如虚空相故。

这个地方是分成二大段,先提出我们执取的相貌,再说明对治的方法。先看第一段。第一个,我们听到大乘的经典上「说:如来法身,毕竟寂寞,犹如虚空。」佛陀说:佛陀所依止的身,这个身就是依止处,就是佛陀清净明了真如平等的心,他也要有一个依止处。佛陀的心依止什么?依止清净的法身,不是我们凡夫这种老病死的业报身,佛陀真如平等的心所依止的「法身」他的一个相貌,是「毕竟寂寞」的,没有这种生灭变化的相貌、没有这种老病死,他是寂静而不生灭,这样的一个情况,「犹如虚空」。一般我们在了解譬喻,要取其义,不能取其相。这个「虚空」有二义:第一个是周遍义,它是周遍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虚空;第二个是无差别义,它没有差别相的。你说房子、桌子、椅子,有各式各样的差别相,但是虚空没有差别相。佛陀就用「虚空」来比喻佛陀清净的真如心所依止的「法身」,是无差别义、是周遍义,所以名之为「法身」。我们凡夫「不知」道佛陀讲虚空是「为」了「破」我们这种有所得的执「着」,就把「虚空」当做佛陀法身的体「性」,以虚空的相状来当做体性。当然这样子就是一个障碍。「云何对治?」我们看对治,第一段(虚空妄非真),先总说:「明虚空相是其妄法,体无不实。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虚空」其实「是」一个虚「妄」的生灭「法」,它的「体」性是虚妄性的,也就是说它是一个依他起性,是一个因缘所生法。怎么说呢?「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它是相「对」于一切的「色」法而存在的。我们说这是一个色法,色法以外都叫虚空,所以它是依止色法的相对而安立的,它是眼睛「可见」之色,可以用眼识加以了别的,所以它能够使「令」我们「心」产生「生灭」的作用。这是总说,它本身也是一个因缘所生法。第二、别明:「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色者,则无虚空之相。」其实「一切」的「色法」,这个地方的色法包括有相的色法、无相的虚空,所以虚空也是色法,都「是」一「心」真如所显现,「实无外色」。这个地方就是破除虚空的虚妄性。什么叫做「本来是心,实无外色」呢?假设虚空是真实的,当然真实的意思就是它非因缘而改变。比如说:我们人去看虚空,看到的是一个无形相的东西;但是科学家说狗看虚空是灰色的;饿鬼道看虚空也是有不同的形像。假设虚空是有真实的体性,那每一个众生看到的虚空应该是无差别,所以说虚空它「本来是心」,它是心中的业力所显现出来的,没有一个真「实」的「色」法。「若无色者,则无虚空之相」,所以离开了心外的法,就没有虚空可得。第三、总结:「所谓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离于妄动,则一切境界灭。唯一真心,无所不遍。」所以「一切」的「境界」都是我们这一念「心」的「妄」动,这个「动」就是业力的造作,才产生的果报。你这个业力消失了,果报就消失了,「唯一真心,无所不遍」。第二段(法身真非妄)总结:「此谓如来广大性智究竟之义,非如虚空相故。」所以诸佛的清净心是清净「广大」的,它不像「虚空」是一个有为的生灭法。这个是以虚空为法身。

我看佛弟子很少有这种思想,一般都是外道。就是说外道他也没办法听闻佛陀所开显的这些大乘真理,他就依止自己的胡思乱想,在胡思乱想当中得到一个结论:我们这念心是扰动相、是苦恼相。所以他怎么办?他就想办法把内心当中的扰动相停止下来,去修这个禅定。当然禅定一定要有一个所缘境,依止一个特定的所缘境,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继安住,他整个心就透过专注集中,慢慢地慢慢地就从一个躁动的粗重相,到了一个寂静轻安的相貌,就从欲界的心态提升到色界,这个时候的色法是清净微细的色法,所以他有殊胜的轻安乐。但是这个时候,当然因缘所生法都是有所得,就是这个有所得的果报体,这里会有个问题,就是「长者生厌」。你看佛陀长时间安住在真如,他也不会有厌烦的心。凡夫的心、这个果报体、这个因缘所生法,它是对立的,有好就会有坏,所以他在这个寂静色界的禅定当中,他觉得这个色法是一个障碍,「如鸟在笼,不得自在」,所以他一直想要去超越色法的障碍。佛法认为色法不是障碍,障碍我们的是无明。他怎么破灭色法?他就去攀缘无边的虚空,以虚空为他生命的归依处,他不断地去观取虚空以后(你这念心怎么造作,就会出现什么果报),慢慢慢慢地,粗重的业果色法就消失掉了,只有寂静、只有精致的定果色,这个时候就从色界而趋入无色界。因为他所依止的虚空,还是一个有为的生灭法,所以他禅定消失了以后,就继续受三界的轮回了。所以他刚开始的时候,以虚空为法身,这个地方是一个错误的知见,因为虚空也是心中的一个影像,是这个意思的。所以我们在后面,他有很多的执取。就是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你今天心中的归依处选择的对不对?修行当然有所谓的目标、有所谓的过程,你在过程当中,我们可以依止生灭门来加以对治,但是你的目标、你的归依处不能有错谬,否则你在整个修学圣道的过程当中,就会产生一个迂回错误的果报。这个地方是说明这个意思,就是你刚开始所归依的目标,不能有错谬。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