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智老和尚
帝释天(梵文:Śakro devānām indrah),全名为释提桓因陀罗,简称因陀罗,意译为能天帝。本为印度教神明,司职雷电与战斗,后进入佛教为护法神。
在梵文中,释迦(Śakra)意为”能够、有能力”;提婆(deva)意为“天人,神明”;因陀罗(Indra)意为“王者、征服者、最胜者”。其全名释提桓因陀罗(Śakro devānām indrah)合意即为“能够为天界诸神的主宰者“,即“能天帝”或“释天帝”,亦称因陀罗、憍尸迦、娑婆婆、千眼等。梵文汉译时为了符合汉语语序就将原语序反转,译作“帝释天”。
据诸经论所载,帝释天原为摩伽陀国之婆罗门,由于修布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 。此类记载系印度自吠陀以来,至佛教时代,将其因陀罗之神格具象化而成者。
佛经上说,释尊下生时,他化现七宝金阶,让释尊从忉利天一级一级地下来。下来时,帝释天在释尊的左前方,手执宝盖,和右前方的大梵天,一起侍候着释尊,为释尊引路。释尊成道后佛教产生,因陀罗成为释尊之守护神,称为帝释天。佛陀升于忉利天为母说法时,帝释天手持宝盖,任佛陀之侍从。
...查看更多焰摩,梵名Yama ,西藏名Gs/in-rje 。护世八方天之一,十方护法神王之一,十二天之一,外部二十天之一。于密教中特将阎魔王称为焰摩天,而列之于天部。
然焰摩天之形像与阎魔王不同。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焰摩王位居外金刚部院南门之西方,右手作施无畏印,左手执人头幢,垂左足,跨乘水牛。其右为黑闇女天,下位之外边有太山府君,内边有二鬼使者。又因焰摩为鬼界之王,故于此西方列诸饿鬼众。种子为棙(yam!),三昧耶形为人头棒(梵dan!d!a )。
又以此天为本尊之修法,称焰摩天法。修此法可延寿除灾,若为祈冥福时称冥道供,或蜡烛供、纸烛供。
行法之时,先于坛上设焰摩天曼荼罗之座位,次置供具、供品,于中立一蜡烛,其后唱颂尊名并行点火。[大日经卷一具缘品、大日经疏卷五、大日经义释卷四、供养十二天威德报恩品]
...查看更多阿耆(qí)尼(梵文),即火天,是吠陀教及印度教的火神,阿耆尼(Agni)(一) 吠陀教以及印度婆罗门教之火神。又作阿哦那、恶祁尼、阿只尼。意译作火。创世之初,创造主梵天用他的肚脐眼创造出八位善良的天神,称为“婆苏”. 意思是乐善好施;其中老六就是火神阿耆尼,又以他的威力最强大,成为婆苏的首领.阿耆尼一词本身即是梵文“火焰”的名词。
阿耆尼作为火的神格化象征了火焰永恒不朽的奇迹,古印度人就相信供奉给阿耆尼火的祭品会被净化以及传达到其他神祇,亦令阿耆尼带有净化和送信者的属性。
据梨俱吠陀记载,其来源或存在形式有三种,即三界中,于天界为太阳,于空界为雷电之火,于地界则为祭火。此为印度教梵天、毗湿奴、湿婆三神思想之萌芽。于梨俱吠陀中,特别赞美火神之赞歌占全部赞歌之五分之一,仅次于因陀罗。
祭祀时能把祭品传送给诸神,故被视为诸神与人之间的使者。除人类、禽兽之外,火神亦普遍存于植物、水中;祭典之外,亦常于诞生、入门、结婚之时祭拜之。全身呈红色,发光如太阳,面色如奶酪,无头无足或三头七舌,十方皆面、金眼、千眼等。于诸神中与人类之关系最密切,能破除黑暗,烧尽不净,降魔除怪,亦被称为‘罗刹(恶魔)之杀戮者’。此外,能降恩予崇拜者,并解救危难。
...查看更多-
迦旃延要如何读
在我们学习迦旃延的相关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深入的去学习,这样我们才能够收获到很多的不了解...
-
迦旃延是谁
在我们修行迦旃延的时候会发现他有很多的故事,因为迦旃延在佛教中也是有一定的地位的,并且...
-
迦旃延的生平
迦旃延对于修行者们来说是比较熟悉的,没有修行过佛教的人也多多少少的了解迦旃延,并且还知...
-
迦旃延的故事
关于迦旃延的故事是有很多种的,只要我们能够深入的去了解其中的内容,就能够体会到很多的大...
-
迦旃延之劝念三宝
修行过佛教的人都知道迦旃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也称为论议第一,相信有很多人不了解为什么...
-
迦旃延论议第一
对于迦旃延知道的人也不少,都了解迦旃延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但是具体的内容不是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