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一老和尚
杨紫琼,诞生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律师、成功商人,母亲相夫教子。童年的世界,快乐得如童话中的小公主。
小公主从小情系舞蹈,四岁开始学习芭蕾舞,小公主的世界只有舞蹈,希望有一天成为玛歌芳婷。
十五岁那年,她远赴英国皇家舞蹈学院留学,前景一片灿烂。
两年后,因为放假疏于练舞,回校上课时便加倍苦练,不理会身体的疼痛。一位慈祥的老医生为她详细检查后,与她天南地北的闲聊,问她除了舞蹈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志愿?她初时不明所以,后来看见医生一脸严肃,她一下子领悟过来。霎时间,整个世界崩溃了,她狂哭不止。原来一直以来苦心追求的理想,不断的努力付出,都突然幻灭了,彻底粉碎了她当舞蹈家的美梦。
教授、监护人都不断安慰她。初时她听不进任何说话,幸好激动过后,她慢慢消化其它人的劝说、分析。校长说,受伤不能再跳舞,不表示就此与舞蹈绝缘。虽然当不成舞蹈家,还有很多与舞蹈有关的事业可以发挥,如研究舞蹈、教授舞蹈、设计舞蹈等。杨紫琼抹干眼泪,重新振作起来。经此一劫,她此后再没有任何梦想,“因为知道无常,环境因素不受控制的一直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最终必须面对、处理自己的问题者,只有自己。”
学成回国后,有一天,有人问她有没有兴趣到香港拍广告片。“我没有发过明星梦,但倒想玩玩看。”广告片的拍挡是个面善的大鼻子,原来是成龙,从此开始,与电影结缘。
杨紫琼的处女作电影是《猫头鹰与小飞象》,洪金宝导演。拍电影令她着迷的地方,就是动作的设计,就好像舞蹈编排一样。她对表达肢体动作的热情,竟然在电影中找到投射。
她走上动作女星的道路,“除了因为我喜欢动作外,我的广东话不灵光,看不懂中文剧本,念对白只靠死记,如何发音都不清楚,很困难,所以我宁愿动手不动口。”
“我从小到大都懂得从珍惜的过程中得到满足,用不着依靠胜负来分高下。尽了全力就已经很满足,毋须由结果来定断。我很珍惜每一刻,因为我们不知道下一刻是甚么回事。如果不懂珍惜当下这刻就是极大的浪费。”
她认为生命好像是一块布,每个人每日都在织不同的图案,每日加不同的颜色、图案。某些针线不对劲,不要紧,用不着拆掉它。不完美才是完美,不完美才是活生生的自己,最重要是这幅布对自己有意义。“生命的每秒钟都是学习的过程。我就是拿得起,放得低。
没有能力就不要拿,如果尽了力也不成功,就要放得低。不要后悔。我们必须接受现实,如果不能,不断在内心斗争,那就很辛苦。”
后来,杨紫琼在圣一大和尚座下皈依三宝,成为佛教徒。她说:“佛教给我很大的安慰,在恶劣的地方我会念阿弥陀佛。”
...查看更多
第三淫戒
六祖云:“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世人迷净性,故有淫欲,除卸淫欲,即见净性。清净之性,是我们不迷的本来面目,因此,淫性是可以除,普门品云:“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极乐世界无男女,无欲,阿閦佛国有男女相而无欲,娑婆世界有男女,有欲,而可以离,离欲便超欲界,而生色界,色界四禅天梵行清净,在娑婆世界修行,离欲、离色、离无色,便出三界,色无色界尚可以离,何况欲。
四十二章经云:“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欲无自性,因意而生,意亦无性,从思想生,思想因意,意因思想,互相凭借,犹如交芦,离想无思,离思无想,相待假有,想灭思忘,思灭想空,故云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则淫欲之念如梦不可得矣,何来有患哉。
离欲见清净性,以清净性修行,一超直入如来地,但初发心人要仔细,切莫轻敌,作容易想,淫是无量劫来生死根本,在八识田中根深蒂固,所以佛言:“为道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又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又言:“透得此门,出尘罗汉,”“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四十二章经,佛示比丘离欲之法:“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此经云应生常住孝顺心,则庶几可矣。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梵网经,以下同)
佛子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故不应淫,淫则生死不了,俱入苦海,不为则爱尽涅槃,共入无为,菩萨不应自行淫欲,更不应教他行欲,菩萨天眼观察,一切女人皆是过去父母,焉可行欲,故云不得故淫。
起心动念是名故淫,不起心动念,例如在梦中,或熟睡不知,或被药迷失本心,或为怨家所逼,惟苦无乐,不犯。
淫因,淫缘,淫法,淫业。
此戒三缘成重:一、是道,二、淫心,三、事遂。
淫因者无而忽有,淫念迭起。
淫缘,孤男寡女同住
,淫辞歌曲等。
淫法,称叹摩触等。
淫业,事遂业成。
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
从亲至疏,从人至畜,乃至天女、鬼女、神女,皆不能犯,更不可非道行淫,口道、大便道之类,属非道行淫。
又优婆塞戒经云:非处(非适宜之处所),非时(非合适的时间,如六斋日、三斋月,又如妇女怀孕时、产后、乳儿时),也不能行淫。
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
菩萨孝顺师僧三宝,秉三宝之遗教,救度一切众生,出生死苦海。
净法与人。
从自性流出,不离自性,远离淫欲,拔生死根,法法清净,自度出生死,方能度人出苦海,故云净法与人。
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菩萨应以戒律,净化人心,今违背戒律,广行淫事,日久炽盛,不择畜生,乃至淫母女姊妹六亲,令多人受苦,全无一点慈悲心者,失菩提种,作三途业,是菩萨波罗夷罪。
十重波罗提木叉:第三淫戒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梵网经》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
一切众生,自性清净,迷真起妄,一有淫欲,便染污自性,例如海水清净,淫,则如海水污浊;倒如虚空清泰,淫,则如乌云满空:倒如自碧无瑕,淫,则如白碧有瑕;例如白衣清净,淫,则如白裳染满黑点,所以淫欲是不净。楞严经云:“男女之根,自然流逸。”这就是不净。
淫欲不离,百万四千毛孔,都流不净之汗;淫欲已离,身清净,心清净,心净无烦恼。一切烦恼以爱为最重,大智度论称之为见爱烦恼,淫属爱。爱尽涅槃,若爱烦恼除尽,其余一切烦恼亦尽,得涅槃。
淫为生死本,有淫欲,即有生死,无淫欲,生死便了,故阿含经云:“离贪、离欲、离念、离渴、离爱、爱尽涅槃。”坛经云:“淫性本是净性因。”淫的性,就是净性之因,“除淫即是净性身。”除去了淫,便是净性的身体,“性使化身行正道”,佛性使我们的色身除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即当来成报身佛。
菩萨要度众生,当然要度众生出离淫欲,出生死苦海。
自淫即自己行淫欲,染污佛性,故淫欲又称不净行。
自淫固然不可,更不可教人淫,例如小孩子天真无邪,根本无淫,长大了,亦未必有淫,只怕有人教他行淫,开了情窦以后,自己便懂行淫,是故莫教人淫,教一人淫,则开一人的邪念情窦,以后永远继续淫,每行一次淫,罪归教者,教人淫者,罪过甚大。
自己行淫,自己染污自己,其罪较小,教人淫,其罪则大,菩萨只可以善法度人,不可以恶法系缚于人,一堕淫欲,便被其缚,不能自解,是故菩萨不可以秽法,系缚于人,是以如来制戒,菩萨不但不可自淫,更不可教人淫。
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
菩萨以天眼,观见一切女人都是过去的父母,是故一切女人是我母,又怎能与一切女人行淫呢?又行菩萨道者,应该度过去的父母,怎可以令他们在生死上再加生死——故意淫欲。
起心动念是名故淫,不起心动念,例如在梦中,或熟睡不知,或被药迷失本心,或为怨家所迫,惟苦无乐,不犯。
淫因,淫缘,淫法,淫业。
独因不生,独缘不长,因缘和合,生一切法,淫欲亦如是,因缘和合而生,本无自性,既无自性,则可以断。
有四因缘,和合而生淫欲:淫因、淫缘、淫法、淫业。
淫因是贪欲妄想,若无贪欲的因,淫事不成,试看这木头,它无贪欲烦恼,所以永远不会淫;石头,无贪欲烦恼,几万年也不会淫;人,有贪欲烦恼,所以会淫。
贪欲烦恼有多有少,亦无自性,以南阎浮提众生的贪欲烦恼最多,北俱卢洲的众生,一生中只起两次的贪欲烦恼,东胜神洲众生一生中只起一百次,西牛贺洲众生的贪欲烦恼亦微乎其微,但南阎浮提(即南赡部洲)众生的贪欲烦恼数之不尽,一天不知动多少念,伹不是人人一样,可以增加,可以减少,减至零。如尊者薄俱罗,一生中,甚至在梦中,也不会起一个淫念,可知淫欲烦恼,其性本空,迷则有,悟则无,邪则有,正则断。淫因不实在,如忙碌做事时,不会起淫念的妄想。
有因无缘,淫事不成,淫欲的助缘如酒、色等,四十二章经云:“慎勿与色会,色会则祸生。”远离淫欲之助缘,便不会生起贪欲烦恼。四十二章经又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证阿罗汉果,乃可信汝意。”未证阿罗汉果以前,烦恼未尽,烦恼种子遇境即生,所以不可相信自己的妄想心。
淫因的贪欲烦恼虽未能断,但可以从缘下手,断贪欲烦恼,远离淫欲之助缘,不饮酒,不看情书,不与色会,不孤男寡女同一房住。
有淫因,淫缘,因缘和合而作淫法,淫法成即性交,而成淫业,有业便有果,报在铁床、铜柱地狱。
是故菩萨要去除淫因,使得无念清净,要远离淫缘,不作淫法,既无淫因、淫缘、淫法,便无淫业之罪。
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
菩萨不能与人行淫,乃至畜生女或诸天鬼神女,亦不能与之行淫。
及非道行淫。
口道,大便道之类,属非道行淫。
又优婆塞戒经云:非处(非适宜之处所),非时(非合适的时间,如六斋日、三斋月,又如妇女怀孕时、产后、乳儿时),也不能行淫。
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
孝顺师僧三宝,秉三宝之遣救,救度一切众生出生死苦海。
净法与人。
淫欲不净,是生死之根本,不淫就是净法,心不淫,心清净,无烦恼;身不淫,身清净,无污垢。一人不淫,一人离生死,多人不淫,多人了生死。菩萨与人说清净梵行之法,令众生离生死之苦。
而反更起一切人淫。
起一切人淫,即教人起淫念淫行。
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
淫欲烦恼太重,以致淫母女姊妹六亲,或更与畜生行淫。
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慈与乐,悲拔苦,淫母女姊妹六亲,令她们不乐、令她们受苦,是谓无慈悲心,犯菩萨波罗夷罪。
【波罗夷,此云弃,谓犯此戒,永弃佛海之外,亦云堕,即堕落三恶道,亦云断头,亦云极恶。——出原书)】
-
百年高僧之:直心办道的圣一老和尚
百年高僧之:直心办道的圣一老和尚香港大屿山圣一老和尚,字玄机,广东陈氏子,新会天湖均和里...
-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杀戒》
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法...
-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杀戒》 - 圣一法师
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法...
-
金光闪闪,父亲和西方三圣一起站在莲花上,来家中看望我们
金光闪闪,父亲和西方三圣一起站在莲花上,来家中看望我们去世8年的父亲,是否真往生了。我们...
-
圣一法师讲解:我执、法执
现在修行佛法的人是越来越多,但是很多的人在修行佛法时候,也是会遇到不了解的内容,就如:我...
-
圣一法师地藏本愿经讲记
此是三题,第一经题、第二人题、第三品题。先讲经题:今日在九华山讲地藏经,缘起三年前。一九...
-
圣一法师往生纪实
念诵圣一法师往生纪实能够让我们的灾劫和苦难得到消减,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更加幸福美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