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云老和尚
真实用功办道的人,首先要明了佛法的道理,尤其是参禅的人,应该清楚明白参禅用功的路头,换言之,知见一定要正确,如果知见不正,就算修得有一点工夫到后来也会出现种种偏差的现象。参禅这一法,只要你真真实实的看住一句话头,看到绵绵密密,连绵不断,时间一长,你的妄想心就渐渐少了,清净心就现前。
当你的清净心现前时,便会出现种种境界或是景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的妄想无时无刻都在翻腾不停,只是平时自不觉知,当你参禅有了一定工夫时,心一清净,那些奇奇怪怪的境界现象就会显现出来了。
现在让我们谈谈参禅人最常见的境界吧。一般的人用功到清净心现前时,心中自然会生起欢喜心,因为动了一念欢喜心,种种境界便会随之而生:有的看见光明,有的看见莲花,有的看见奇妙的境界,有的看见佛像现在其前,总之千奇百怪的境界,都可能出现。
当这些境界出现时,如果你的心中出现欢喜心,或生起执著贪恋,那么这些境界就会经常出现。每一支香静下来的时候,你所喜爱的境界便会出现,扰乱你的工夫,动你的念头,实际上你亦往往不易察觉,还以为它是好现象。
虚云老和尚曾对我们说,过去有一位老师父,他的功夫用得很紧,当他的心达到清净无念时,就看见一尊佛像站在他面前,放光照他。日子一久,每次坐香静下来时,佛像就现在其前,还对他说要接引他走,幸好他还有一些定力,回答说现在还不能往生,他还要继续将功夫用好。
后来他将此境界告诉老和尚,老和尚说:你不要管他!不要生欢喜心啊!他便遵从老和尚的话去做,但是境界仍然出现打他的闲岔。他于是再去请老和尚开示。他说:不行啊!我依然照你老人家的话去做,不理它,但它还是现在我面前放光照我,要我跟他走呢!老和尚想一想便说:你准备一把很尖的锥子,放在座位旁,下次那尊佛再来,要你跟他走时,你就轻轻地拿出锥子向它一刺,你且看它怎么样。
老师父依教而行,当那尊佛在静坐中出现时,老师父轻轻地从座位旁拿起锥于向佛像的手刺了一下,结果这一锥不但没有刺着佛像,反而刺在自己的大腿上,痛不得了。后来老和尚就说:这些境界啊!其实是由你自己的妄心所变现的,所以你没有刺到佛像反而刺在自己的大腿上呢!从此佛像再也不出现了,而这位师父的知见也修正过来了。
也有人问:我根本没有动过想见佛的念头,为什么会有此现象呢?
老和尚说:也许你在今生没有动过此念头,但是你又怎能知道你的前生没有动过此念头呢?你在过去动过此念头的种子藏在八识田中,你现在修行时,外界的六尘境界被工夫堵塞住不向里面搬,而内里的种子就会往外翻,所以就会显现出种种现象。
妄想心也是如此,很多妄想都是过去的种子,所以参禅的人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有识辨的能力,去分辨正邪真伪,不要被妄想所转,你的功夫才能进步。
...查看更多识得业力,不随业转
(因某寺院失火之因由,师父和大家谈到业力)
在这个世界上啊,不论在家还是我们出家人,每个人呐都有不同的业力。这个业力在什么时候显现出来呢?那说不定。所以讲我们这个修行人呐,就怕这个业力现前,做不得主那就可怜了。
那么按照《楞严经》上讲呢, 如何来识得业力?如何来转业力?也讲的比较细致啊,现在我们的业力啊,关键就是我们个人的爱好,也就是习气,能转变过来,习气就能减少了,习气减少了,就不随业转了。现在人们普遍地讲,他那个人,你不好讲,他脾气犟得很,他要那样做,他就要那样做,实际所谓犟,就是业力。那业力一现前的话,你怎么转,它都不行。
礼拜忏悔可消业
(师父讲到昨天来打普佛的那人,临走前跟开结师他们几个人讲话,讲讲就哭起来,哭什么呢? 这样伤心干什么?师父问,他讲:不能讲啊。师父叫他早上不要走,不要出去。他讲:不要紧呐。结果车开出去出车祸,开车的人还没受伤,他在副驾驶室里,撞死了,后面人只是受了伤,没有伤性命,车里三个人, 凭什么他死呢?而且车不是他开的,他也不是在要害部位,为什么他非要死呢?师父和大家讲这就是业力,他过去生造的恶因,遇到股力量,就结这个业果了。)
我有这个感觉,恐怕在座的你们也有这感觉,你自己如果烦得很,坐也不是,睡也不是,走也不是,你就要注意了,注意什么呢?早晚一早上早点起来,晚上晚点睡mdash;mdash;在佛前忏悔。
晚上不方便去大殿的话,你就在你房间里,把条桌搞干净,把经书往条桌上端正放着,把衣袍穿起来,就在地下拜。要真正生惭愧心,有的时候你惭愧心一生的话呢,二十拜以后,马上心境就渐渐平下来了。才拜不行,才拜几拜确实还不行。
这个业力现前烦的时候,不论谁人都有啊:遇个什么事,认为自己被冤枉了,或者这事对我不利,心烦。你要真正能够坐下来诵经,把这关过掉就好了。如果诵不了经,还是用这个办法拜。晚上开大静以后啊,外边才安静,你那个心也会比较集中了,你就对一部经拜,你把它当成佛像,哪个经书上没有佛名字啊。真正业力现前时候,你要罪从心底将心忏,光坐在那里不行。
所以我们要到业力现前时候确实是大麻烦事。尤其是用功办道的人,你自己要掌握自己的当下这一念,到了能够平静的时候,你才能把功夫用上。念佛也好,参禅也好,持咒也好,心不能平静的时候,你搞什么都搞不上。
光是勉强还不是办法。
其次各人的根性不同,过去的福德因缘不一样,打的妄想也不同。如果你要老是打同一个妄想,你就要自己觉察了,觉察什么呢?就是我今世没干过这个事,也没有打过这个主意,它为什么老是打这妄想呢?你觉察觉察,它又来了,甚至一天要翻了多少次,晚上睡觉它都翻。
到这个时候,你就要注意缘了,所谓缘,就是你过去种了不好的因,现在若遇到不好的缘,它就要结不好的果。
...查看更多佛教里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体会到的话,一切法都在运用当中。中国古代有多少祖师,一个字不识都成了大祖师啊!
我昨天看到福建鼓山那个月刊,讲到民国初年古月禅师,虚老在的时候也讲到这人,他不知道什么是麦,什么是草,他把麦苗拔掉,他认为那就是拔草,叫他砍柴的话他把那些果树砍死,砍柴,是砍那些枯树,你把那果树砍死了怎么弄啊?
人家讲,那以后没有人要他,后来他就跟一个叫性空上师在石洞修苦行,那个老和尚教他:你就站那儿,念一句阿弥陀佛,拜一拜,观想阿弥陀佛就在你头顶上,念一句拜一拜。这样拜了十五年。
一天,山底有人看到那个山洞有火光冲天,以为那儿失火了跑来一看,没有失火,就他在拜,他这很了不起。后来去看他,你要有什么病
,他给你水喝喝,就好了。
后来福建省省长的母亲生病,过去的省长的母亲生病还得了!当时中医、西医都证明他母亲是绝症,没有办法想,省长急得不得了。省长的姨妈,他母亲的妹妹说:听说鼓山里头有古月禅师,他很有道德,搞那个水帮人治病呐。那个省长楞是不信,他信基督教。结果他妈真要死了,他姨妈叫他弟弟坐个轿子到了鼓山。
那时候妙莲老和尚,就是虚老的戒师父,在当住持。他把省长弟弟带到后边那个石洞里去,古月禅师还在那里头拜佛。
省长弟弟把事情讲了请他帮忙去看看妈妈,古月禅师讲一句:哦,等一会儿我就去。省长弟弟就回去了。知客师看他还没走就催他了,他讲:是的,我去啊。妙莲老和尚又打知客师的招呼:你过半小时后催催他,看他可去了。过半小时知客师又跑去催的话,他还坐那儿,在那儿打坐动也不动。知客师不知道,他在定中意生身已经走了。
那省长弟弟的轿子还没到家,古月禅师就到他家了。省长家人接待他,他讲:搞一碗水来。他对水就念阿弥陀佛,念念以后就讲呢:哦,夫人,你业障重啊!你这个业障呢,离开她的身,替你们和她和解。
讲了几句话叫她把水喝掉,又拿那水往她头上拍拍,不到几分钟好了。省长下班回来,怕不好了,怕他妈死了,回来问他姨妈,他姨妈讲:你妈没死哦,好了!
省长讲:怎么好的啊?古月禅师把她搞好的,就喝水,还有点水还在那儿。省长不相信,他把那个水拿瓶装着,带到省城里化验,化验化验什么都没有,这清水里面没有任何东西。就从那时候起,那古月禅师在省里面就出名了。
所以讲佛法里面不在乎你怎样愚钝,也不在你学的多少,关键就在于你这个心,能够诚心诚意的,他就一心,十几年就拜一句阿弥陀佛就拜阿弥陀佛,就念阿弥陀佛,一天就吃一餐。虚云老和尚在世的时候,有次回去,特意去访问这个古月禅师,他写了个文稿,还记有古月禅师的一首诗。
所以讲,我们只要一虔诚,所求的事情都能办到,你不虔诚你马马虎虎的,三心二意的,一点效用也没有,所以望大家一会儿诵经时注意这个事。
...查看更多-
绍云老和尚:平常都放不下,临命终时能放下吗
绍云老和尚:平常都放不下,临命终时能放下吗我们在座的老年人多,家里的女儿、孙女、外孙、孙...
-
绍云老和尚: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绍云老和尚: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问:师父,您刚才告诉我们当下一念,我们也...
-
绍云老和尚:许多人学佛很多年,连正知正见都搞不清楚
绍云老和尚:许多人学佛很多年,连正知正见都搞不清楚现在信佛的人这么多,出家人也不少。但是...
-
绍云老和尚:诸佛妙法岂能用小智小德小舍换来?
绍云老和尚:诸佛妙法岂能用小智小德小舍换来?核心提示:绍云长老,1938年生,19岁时在江西云居...
-
绍云老和尚:鱼篮观音的故事
绍云老和尚:鱼篮观音的故事《旧唐书》上面记载,在唐朝末年,陕西有个金沙河。河里四周都是沙...
-
绍云老和尚:善业一停止,恶业就要当头了
绍云老和尚:善业一停止,恶业就要当头了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家那里有个木匠,他讲你们这站的笔直...
-
绍云老和尚:在地下入定七八年, 生死却仍未了
绍云老和尚:在地下入定七八年, 生死却仍未了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金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