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音居士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忧;得则喜,失则忧。然而,得,不一定就是喜;失,不一定就是忧。甚至,喜不一定就是好,忧不一定就是坏,例如:年轻的儿女在外偷盗、抢劫,看似有所得,但大祸就将临头;现代人所谓;忧患意识,一时的艰苦,却能带来永远的平安,是以;喜不一定就是好,;忧不一定就是不好。
所谓欢喜,要能与人共享共有,所谓欢喜,要能不妒人有;能够享有无私无我的欢喜,这才是有价值的欢喜。
所谓忧悲,是关怀别人,是关怀道业;所谓忧悲,是不忍社会纷乱,是不忍众生受苦,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行为,有什么不好?
欢喜,是人人所追求的,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不是金钱,也不是名位,而是欢喜。一个人如果有了财势名位,可是生活过得不欢喜,人生也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有人以;安贫乐道为欢喜,有人以;无事自在为欢喜,有人以;平安是福为欢喜,有人以;知足常乐为欢喜。
忧悲烦恼也不一定不好,佛法未兴,众生未度,怎能不叫人忧烦?国事纷扰,人心不净,才是真正的忧烦!忧烦自己德性不够精进,忧烦自己能力不见增长;忧烦自己待人情意不够真实,忧烦自己对人服务不够贴切。因此,忧烦其实也是仁者之心;能够;忧道不忧贫,就是仁人之心的体现!
《岳阳楼记》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人,固然不可以把欢喜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更不应只为自己一人一事而欢喜,而应以天下苍生为念,即使是一个小老百,也应该以一家人的温饱、平安、和谐而欢喜;应以一社区的邻居之团结、互助、友爱而欢喜;应以跟随的老板、主管、长官之顺利、得到利益而欢喜。总之,要以他人的欢喜为欢喜,则庶尽道矣!
;欢喜让这个世界充满了色彩,;欢喜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希望;没有欢喜只有忧悲,这是不懂生活;有欢喜也有忧悲,此乃人之常情;能够;无忧无喜,则是更高的修养,也是最有智能的处世之道。
...查看更多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只碗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样的,从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到最终衣冠楚楚地离开,每个人都是这样,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这样。可是这么多的一样,这么多的复制中,又有什么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只碗,或许你的是青花瓷,或许他的只是大口碗,或许你的是镶金带银的,或许他的有着很大的缺口,彼此之间的碗相互碰撞会有不一样的化学反应,你的碗里装着什么,你用装载着什么内容的碗去撞击别人的碗,往往意义是不一样的,结果亦然。
有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
然后去试下一只碗……他几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有一只满意的,就连老板捧出的自认为是店里碗中精品也被他摇着头失望地放回去了。
老板很是纳闷,问他老是拿手中的这只碗去碰别的碗是什么意思?
他得意地告诉老板,这是一位长者告诉他的挑碗的诀窍,当一只碗与另一只碗轻轻碰撞时,发出清脆、悦耳声响的,一定是只好碗。
老板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递给他,笑着说:“小伙子,你拿这只碗去试试,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仪的碗”。
他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
奇怪!
他手里拿着的每一只碗都在轻轻地碰撞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惊问其详。
老板笑着说,道理很简单,你刚才拿来试碗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只次品,你用它试碗那声音必然浑浊,你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证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
就像一只碗与另一只碗的碰撞一样,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碰撞,需要付出真诚,才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
自己带着猜忌、怀疑甚至戒备之心与人相处,就难免得到别人的猜忌与怀疑。
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贵人”,前提条件是,你应该与人为善。
你付出了真诚,就会得到相应的信任,你献出爱心,就会得到尊重。
反之,你对别人虚伪、猜忌甚至嫉恨,别人给你的也只能是一堵厚厚的墙和一颗冷漠的心。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只碗,碗里盛着善良、信任、宽容、真诚,也盛着虚伪、狭隘、猜忌、自私……请剔除碗里的杂质,然后微笑着迎接另一只碗的碰撞,并发出你们清脆、爽朗的笑声吧!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见最好的别人。
...查看更多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
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放下烦恼,就得到了快乐;放下贪欲,就得到了平和;放下怨恨,就得到了解脱。放下即是解脱,即是拥有。一念放下,一切自在。
-
求善姻缘的迷思
求善姻缘的迷思求善姻缘的迷思我是一个大家都觉得我条件不错,却一直没有遇到合适对象的女生。...
-
死亡因缘的三种类型
死亡因缘的三种类型按《瑜伽师地论》,死缘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寿尽死、福尽死和未舍不平等死(...
-
戒杀与放生得何种福报
戒杀与放生得何种福报1.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说,人于世间慈心不杀得五福: (1)寿命增长。 (2)...
-
浴佛节的由来
公元前1027年,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生在北印度,有天上九龙吐出香水为太子洗浴。因此典故,便...
-
浅谈佛教基础常识
佛教最初衷的思想指导是四谛,谛即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四条真理。分别是:苦谛,集谛,灭谛,...
-
每个人都存在佛性的一面,那便是向善|小白语录
每个人都存在佛性的一面,那便是向善|小白语录小白语录作者:白治双1、命、你喜它则喜、你悲...
-
死亡擦肩而过
死亡擦肩而过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王斯报道 “这一刻,我心情复杂。”6月2日,《环球时报》联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