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无漏

无漏

阅读次数:

【无漏】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无漏?

无漏(anāsrava),即清净没有烦恼的意思,修行是从有漏修到无漏。无漏是把你的一切妄想执著与一切功德相都漏光了,到了无善,无恶,无喜,无烦恼可漏了,这时就是无漏。漏,是漏泄的意思,为烦恼的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

\

以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两方面解说一下无漏的内涵:以二乘解脱法来说,无漏就是相对有漏,也就是烦恼不在现行、出生了,而二乘的烦恼主要有二:见惑与思惑,或者归纳为五上分结与五下分结。不管是归纳为见思惑或者五上五下分结。此烦恼都是障碍众生出离生死的主因。因为这些烦恼不断,贪瞋痴烦恼种子就会不断地流住出来(有漏),令众生生死苦恼、无法出离六道流转。而断除了见思惑--也就是我见与我执,就可以令行者不再爱乐自我的身心,因此对于三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贪爱就断尽了,对于自己的存在也不再有丝毫喜乐--我慢已灭,因此成就了无漏的解脱--生死已办、不受后有。然而以大乘法来说,解脱道阿罗汉的无漏其实还是方便说,因为断尽我见与我执,只是让贪瞋痴烦恼种子不再现行,然后愿意灭尽自我,彻底地让污染种子不再现行,因此不会再受轮回。

然而大乘法必须连烦恼种子也断尽,而不是只断现行,这样说大众难免会有所误会,误以为阿罗和以外道修禅定者都只是让烦恼不现行,兹说明如下:外道如果修四禅八定,具足非想非非想定者,已经降伏三界贪,然而因为我见未断,依然认取非想非非想定中,微细的意识心为真实我,此定境中的意识,不会反观自己,因此不会觉得自己有存在感,而且有非想非非想定者,已经不再执著色身,因此让修此定的行者误以为这就是涅盘,然而这依然是错认非想非非想定中的极细意识为涅盘,所以当天幅已尽,依然流转生死。阿罗汉则不然,阿罗汉大致可分为两种,慧解脱与俱解脱。慧解脱者,并无四禅八定的禅定功夫,然而依著佛语,精进思维观察五阴自我的虚妄、无常,而确认意识不是真实不坏的我,而断除意识为我的我见,然后继续深入观察,依依确认六根、六尘、六识的无常并依依观察而无所遗漏,断除对于五阴十八界的执著,因此断除五上分结中极难断的我慢--对于自己的存在还有一丝毫的喜悦就是我慢。

因此自知自证,舍报以后不受后有。然而此阿罗汉本身没有禅定功夫,在断除我执以后,最多发起初禅乃至二禅(断尽我执一定离欲,因离欲功德必然发起初禅),因此此阿罗汉有时候若遇到他人瞋骂诽辱时,还是难免因为烦恼习气种子未断尽,而起微细瞋行。俱解脱者,已经具备四禅八定之功夫者,听受佛语,知道非想非非想定中之微细意识也是无常之法,而当场现前观察,即能当下断除我见,而取证俱解脱阿罗汉。此阿罗汉同于慧解脱的地方,都在于知道生死流转的主因就是爱乐五阴自我,特别是能知能觉的意识我,因此不再喜爱意识我的存在,舍报后不在出生中阴身,也不受后有,断除生死轮回的流转。然而阿罗汉除了断除对于五阴十八界的执著外,还必须信受佛语,相信灭尽自我后,依然有常住不灭之涅盘:真实、清凉、无烦无热、恒、不变异。相信一切众生皆有此本住法--如来藏。如此才不会畏惧灭尽自我是断灭空无。以上略说二乘解脱之无漏,唯是断除我执与我见令贪瞋痴等烦恼种子不再起现行。而大乘法则不同,除了断除我见与我执外,还必须断除无量无边的烦恼习气种子随眠,以及断尽无量无边的所知障上烦恼。这都不是阿罗汉辟支佛所能思维臆测的境界,而菩萨入初地以后所进修的根本禅定,也都远胜于外道阿罗汉所证。因此菩萨乃至成佛,所证之无漏境界才是真实、究竟。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