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1 04:05:16
聪明人会散财,散财是财布施,财布施得的是财富。散财是真正保持着财富,我们学佛,明白这个道理。
我们的收入无论多少,衣食足了,生活实在讲要节俭,节俭是惜福。一方面惜福,一方面修福,这个福报永远享不尽。
修福实在讲也不难,我初学佛的时候,读了《虚云老和尚年谱》深受感动,我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一点钱,拿去印这个书来布施,好像是印了一千本跟大家结缘。
在生活当中,能够有一点结余,做这个好事,这个一生累积下来就不得了!积小福报就成大福,人人都可以做,就看你会不会做。
赚钱快不快?
从前做父母的跟现在做父母的,在观念上大不相同。从前做父母的,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孙作大官、发大财,这种念头固然也有,毕竟是少数。
中国古时候的教育,读书志在圣贤,明理的人无不希望自己的儿孙作好人、作善人、作圣人、作贤人。
现在人上学念书,他志在哪里?我们普遍去问这些年轻人,志在发财,这就错了。
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去学哪个,都是想到“这个行业会不会赚钱?赚钱快不快?”全是为了赚钱去读书、去求学,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完全丧失了。
为薪水、为赚钱
在古时候,有两种人在社会上非常受人尊敬,一种人是教书的私塾先生,一种人是医生。他们怀的什么心?救人救世,仁心仁术。
从前教书的,他们的生活来源是学生的供养,学生家里富有的,供养多一点;贫穷的,供养少一点;没有钱的,老师还要帮助学生,师徒之间的关系如父子,他有亲情在,有伦理在。
从前做医生的,差不多家家都供观世音菩萨,这有道理,他给病人治病,用慈悲心、用爱心,不是为赚钱;现在相反,现在做医生的,他行医的目的是为赚钱。
现在人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为的是什么?为薪水、为赚钱。现在的学校也商业化了,老师上课是为薪水,学生求学是希望将来能赚钱,没有了那种亲情、没有了那种仁心,整个时代变了,所以社会变得这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