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6 04:06:33
广超法师 主讲
果逸居士 笔录
三法印既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槃寂静。此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有,在其它宗教是绝对没有的,这是佛教的特色,与其它宗教最大不同之处。三法印是阐释人生宇宙的三个真理,它可协助我们判断佛教所讲的道理是否符合佛法,凡是符合三法印的佛法就是符合真理,不管它是谁说的。因为此三法印是由佛陀讲演出来,所以它是印证真理(佛法)的一种方法。 什么叫法印?所谓法印是用来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佛法的方法。法可分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只要世间人有智慧,也能通晓的道理,称为世间法。十善业道就是一种世间法。除了这些世间法外,佛法中还有出世间法,它是佛法研究的道理,教导我们解脱生死轮回。这些真实的道理就是符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槃寂静这三法印。它是人生宇宙的真理,任何人都不可以推翻与破环,所以佛陀说没有人能破坏佛法。三法印是用来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佛法中的出世间法,所以世间法就绝对不可以用三法印来印证。比如说,世间法教导我们行善,追求人生的快乐,这是不符合三法印;只有那些教导我们出离世间、走上解脱之道的佛法,才是符合这三法印。三法印并非能印证一切佛法,它只能印证佛陀所讲的法是否究竟。佛法中有究竟法与不究竟法,究竟的佛法能引导我们走上解脱生死之康庄大道;不究竟的佛法只能引导我们朝向善道,但还是在三界六道中轮回生死。凡是究竟的佛法一定符合三法印,不究竟的佛法是善法,不一定符合三法印。那怎样才是究竟法呢?世间的真实相既是真正的道理,称为究竟法,所以三法印一定符合真理。 法的意义:法就是轨持的意思。"轨"是它有一定的范围与相貌,能够给我们知道它;"持"是能够保持它的特性。既是这世间任何东西必然有一定的相貌,保持一个时候被我们知道,称为法。比如说:"雨水",虽然它从天上滴下来只是那么短短的时间,但是它有一定的形状,保持一段时间,让我们知道它,此称为法。甚至于我们的心念,一念一念、刹那刹那地无常生灭,我们知道它存在,也知道它有一定的相貌,这也称为法。此外,"法"还有道理、方法等意义,它们都保持一段时间,有一定的相貌与形状,让我们认识它,此皆称为法。一、诸行无常: 因缘造作之法称为诸行。"造作"之义是我们用心驱使身、口、意去做种种行为,称为造作。它分为身体(身、口)造作和心理(意)造作,凡是有造作都称为"行"。"行"的意思是造作和迁流变化;"诸行"是指一切造作迁流变化的法。诸行的范围包括时间、空间和世间的迁流变化。我们生活在这世间,看见种种物质和东西;时间一刹那、一刹那不停的流逝着,迁流变化;空间也在变化,但我们感觉不到。诸如此类的因缘造作的法,皆称为行。 为什么这个世间都称为行呢?因为世间是众生过去所造的共业,它们是相同的业报,现在显现出来,因此我们此世感受相同的果报,故称它为行。根据佛法说,这些法必然是无常;我们的身体与心念都是无常变化。 世间的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永恒的。你们当中或许会有人说地球是永恒的。但根据现代科学家研究的结果,地球终归会毁灭,而且根据佛法说,我们生活的大地(地球)总有一天会毁灭,既是世间有成、住、坏、空的四种变化。"成"就是形成;"住"就是它停留、保持一个时期;"坏"就是慢慢毁坏;"空"就是它会消失掉。世间的变化都有成、住、坏、空。世间的任何东西都有它形成的时候,形成过后会保持一定的相貌,过了一个时期,它慢慢地坏掉,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称为空。甚至于世间的物质,有生、住、异、灭的变化,"生"既是它的形成;"住"既是保持它的相貌一个时期;"异"即是它一直在变化;"灭"既是它消灭掉。比如说:你们现在看这块白布,工人在纺织时,称为"生";它保持相貌一个时期,称为"住";但是它以后会慢慢变化,称为"异";最后它会变坏,完全不见掉,称为"灭"。世间的物质是如此无常变化,我们的身体和生命都有生、老、病、死,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必我多加解说。我们的心念,年年在生灭。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间(世界),世上的物质,我们的身体和生命,以及心念,没有一物不是生灭变化的,故说无常。它们之所以无常,是因为属于"行",都是造作而成的。比如说这个世界,使我们过去所造的业,今生显现出来,所以世界是众生的心所造的,大乘经典中说:"万法唯心造"既是此意。世间一切的法是我们的心所造,所以称为造作。既然是心所造,那就是"行",它是生灭无常的。再说世间的种种物质、身体也是我们的心业所造成,所以一切都是无常。 佛陀教导我们一切无常,并非教我们在这世间看所有的万物都无常,而是要我们明了无常的道理。根据佛法说无常有两个道理:一者、三世迁流不住,既是今世、过去世、未来世,一直在那边流转,没有停留,故无常。它是我们的业所造成的;二者、是无常的真正道理,既是诸法因缘生灭,所以无常。既是世间所有的一切事物,是它的结果,这个结果必然有它的前因,称为因。这个因与种种外缘配合而形成果。比如说苹果,它是由苹果树、水分、阳光和泥土等外缘配合而形成的。苹果是一个结果,并不是原因,从原因到结果必然有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因还是因,果肯定不能生,所以我们现前的一切都是果。果要有因形成,因要形成果就要变化,因缘如此的连续,所以说无常。 佛陀经常在经中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既是说有因缘会合,果报即生;因缘散坏,它就灭掉,所以说它无常。世间人都知道这个无常,但是还有很多无常是我们不知不觉的,那既是我们的心念,它的每一念都是无常。打个比喻:你们现在做在这里听我讲话,声音一念一念的过去,它也是无常的,这一类的无常与前面所讲的无常就不一样。既是世界、物质和生命的无常和心念的无常是不同的。故无常有二:一者、一期生灭无常;二者、刹那生灭无常。一期生灭无常是:一个东西在一个时限内有生、住、异、灭,它是无常的,但是这一期生灭中的"住"时期很长,我们愚痴,以为它没有变化,认为它是常的。比如杯子,今天你用它来冲茶,明天也用它,结果就认为今天的杯子和明天的是一样的,它那里是无常呢?实际上它有刹那生灭无常。如果你们问科学家杯子里有何物?他们会说杯子里面有原子,原子里面又有很多电子,那些原子和电子一直不停的在震动,不就是无常吗?但是凡夫不知道,之看到它的外表而已,就认为它是常的。事实上,世间任何东西,小至原子、核子,没有一样永远保持着它的相貌,它们都在无常变化。甚至你们用杯子来装热水或冷水,温度产生变化,它会膨胀或收缩,它也在发生变化,因为我们看不到,就认为它没有变化,所以称为住。一期生灭里的"住"使得我们产生误解,以为它是常的。所以我们要了解到一期生灭中,还有刹那生灭,我们凡夫很难感觉到这个刹那生灭,因此我们会认为有些东西是常的。有科学研究的人就会知道物质的刹那生灭。除此之外,我们的身体和心念,它们都在刹那生灭。比如你认为今天的身体和明天的是一样的,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今天你身体上的细胞跟你明天的已经是不同;今天你剃了胡子,明天摸一摸下巴,它又长出来了,所以我们的身体上的一切都在无常变化。那我们的心念呢?它也是无常变化。这个无常变化到底是否有永恒的个体存在呢?根据佛法说是没有。既是说世上没有永恒的东西,我们众生愚痴执著,认为天、地是永恒的,所以我们说天长地久。根据佛法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天地也会成、住、坏、空,它最终会毁灭,所以也是无常。因为我们感受不到,所以就认为它"常"。 根据佛法说,世间任何的东西有因必有果,所以因果的变化是无常的。以此看来,我们不必再看成、住、坏、空,只要知道任何东西出现在这个世间,它的因变成果就是无常,任何一样东西必然有它的前因,它就是无常,所以说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 所谓"法"就是东西有一定的相貌,保持一个时候,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存在,称为法。"诸法无我"告诉我们在世间的一切事物中,找不到一个"我"的存在,所以佛说"无我"。"诸法无我"并不是说这个世间有一个"我",然后佛要你观想"无我"来破除之;而是说这个世间根本就是没有"我",我们内心执著,根深蒂固的觉得有一个是"我",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我"是没有的。那到底是否有?让我们来看什么叫做我?"我"就是主宰之意。比如说,我要把手举起,我能够主宰将它举起来,这叫做主宰;我的另一个意义就是它"常"、"一",既是它一直存在,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今天的我也就是明天的我,它没有改变,叫做"常";"一"既是这个我是单独一个,不可以有两个。世间人认为"我"是唯一的,所以它称为"常"、"一"。我就是"主宰"、"常"和"一",它又不变的意思。一岁时的我是我,十岁的我还是我,甚至于老了还是那个我,所以它不变,这就是世间人对我的解说。此意义的"我"是否存在?佛说没有。你们相信吗?我们听闻佛法,经常说无我、无我,我们可以不必相信,最好去寻找,看它是否是真的"无我"。如果你真的找不到,确定没有,那你就是有真正"无我"的知见,并不是相信而已。㈠、身体是不是我?如果身体是我,那身体的哪一部分是我呢?你们找得到吗?在手、在脚、还是在头?都不是。没手的人,讲有我;没脚的人,也说有我,所以我到底在身体的哪一部分呢?你在身体里寻寻觅觅,觅觅寻寻,最终你会发现,并且非常肯定"我"不再身体里。佛陀运用语言宣说这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圣者,但是学佛者千万不要执著有阿罗汉进入涅槃,因为阿罗汉没有说他进入涅槃,而是凡夫认为有"人"进入涅槃。我在举一个例子:天上的雨水滴下来,刚好滴在一朵花上,这跟你用浇花器浇花是一样的,而你却认为是"雨水"滴在花上;进入涅槃只不过是诸法的因缘已经散离了,他进入涅槃,但是没有任何"东西"进入涅槃;既是说一个人的生死因缘已经没有了,我们说他进入涅槃,但是并没有"人"进入涅槃。 我们学佛者,或时在座各位总会有一些疑问,那就是诸佛、菩萨、阿罗汉死后何去何从?佛陀去了哪里?现在在何处?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没来救度我们?佛陀说这些疑问是迷者的无明妄想,对事物如实知见的证悟者来说,在他们的智慧中并没有此烦恼。凡夫有无明妄想,认为有"我",有"我"就有"他",那他是谁?他就是佛陀,所以我们要找佛陀去了哪里?如果没有"我",没有"他",有谁去了哪里?所以我们不可以说证悟涅槃的佛、菩萨,他们现在在哪里?根本没有这回事。打一个比喻:比如我把一朵花放在眼镜上,叫做"眼镜花"。因为我们凡夫把在湖里的水叫做"湖水";在海里的水叫做"海水";在河里的水叫做"河水",所以这朵花在我的眼镜上,我把他叫做"眼镜花"。我把花从眼镜上拿下,你就认为"眼镜花"不见了。但是当我们认真、理智的想一想,并没有这回事,只不过我们凡夫执著名称里面有一实体,就有东西来,就有东西去,眼镜花亦复如是。如果你认为有眼镜花,那就是执著眼镜花这个名称,而生起妄想。因为这些妄想,所以我们就生起佛陀入涅槃后去了哪里的疑问,证悟涅槃者离一切妄想,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我们凡夫没有办法知道涅槃的境界,唯有智者内证,不可以凡夫的戏论来了解。佛陀把凡夫的妄想称为戏论,我们不可以此来分别、了解涅槃,以及证悟涅槃者何去何从。生死来去是众生无明的妄想,这是我们凡夫迷惑之所见,把一切看成是实在。比如刚才我讲的眼镜花就是这样产生的。因为我们执著种种妄想而迷惑,见到有生、有死、有众生、有我,认为实在有而生起执著,就看到生、灭。实际上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所以涅槃并不是生、灭幻相以外,还有个不生不灭的境界。既是说:我们往往误会在生、灭中没有涅槃,而在生、灭以外可以得到涅槃,这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妄想执著有生、灭,而看到生、灭之相,实际上在生灭当中本来是不生不灭的,所以三法印的第三个法印是涅槃寂静,它是指万法本来就是不生不灭,但是凡夫不知不觉,大慈大悲的佛陀却为愚昧、执著的我们开示诠释。四、总结: 佛法有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如果有人演说佛法,其佛法中包含这三个真理,那么,这些佛法就是属于出世间法,称为究竟、了义法。既是说他所演说的佛法已经彻底地讲到究竟处了;如果不符合这三法印,那么,这些佛法只是属于世间法的范围而已。如果彻底、清楚地阐释佛法的话,那必定具足这三法印。比如有人说一切都无常,那是讲错了,因为诸行无常不是一切无常。如果一切都无常,那岂不是佛无常,涅槃也无常吗?所以我们用此三法印来分辨佛法是否究竟,是否了义。 有些佛法并不包含三法印,比如:佛陀告诉我们在生死轮回中,如要离苦,就要行善,行善能使修行者升天,这只是佛法中的善法,属于世间法,它并不在三法印的范围。这些佛法不究竟,它只能使我们升天,不能朝向解脱,所以三法印是用来印证佛法是否究竟不究竟的。 学会这三法印,以后有人问你佛教讲演些什么道理?你就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他,究竟佛法都离不开这三法印,它是宇宙的真理,我们凡夫对它不知不觉,伟大的佛陀就为我们阐释。三法印并非属于佛陀、佛教、或是任何宗教,但是发现此真理的人是释迦牟尼佛,从佛陀的口中讲演出来,所以称它为佛法。佛法亦是一个名称,就如"眼镜花"一样,我们不要被这个名称所束缚,不论何人讲出的道理符合真理,它就是真理,不一定由佛说,真理任何人都可以演说,所以我们听闻佛法时,要依法不依人。既使是杀人魔说三法印,只要说对;不是因为他是杀人魔,就认为他演说的三法印是错的。因为真理就是真理,绝不因为是谁讲演就是对或错,所以我们要确认、辨别佛法真理的中心--三法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