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佛教传播与发展

峨眉山居:漫天迷雾遮望眼,万里山河澈入心

2024-06-14 04:06:26

峨眉山居:漫天迷雾遮望眼,万里山河澈入心

(一)

若干年前,曾经孤身辗转来峨眉朝拜普贤菩萨,这次在成都出差,顺道造访。

峨眉山是公认的普贤菩萨道场。在佛教中,普贤菩萨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毗卢遮那如来(释迦牟尼佛法身)、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普贤菩萨是理德和大行愿的象征,象征真理。他以智导行,以行证智,解行并进,完成求佛者的志愿,所以又称“大行普贤菩萨”。

山下一片葱郁,而山上万物萧瑟,夜里下了雨雪,早上银装素裹,纯净了世界。

放眼望去,虽然不见云海,但苍茫一片,仿佛是在云端,感觉在舍身崖纵身一跃,便可到达神仙府地。

不仅感慨,世间有很多大美风景,但是往往远在险峰,能够造访者寥寥。人生的风景同样如此,当我们处于时空的某个场,也许会觉得心满意足。但始终,在我们有限的经验之外一直存在着一个无限的世界,如果能够超越自我的局限,突破已有的格局和视界,则可以看到无限可能的风景。

所以,人生漫漫,别止步不前。

(二)

普贤菩萨作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和文殊菩萨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仿佛喻示着成佛是智慧和行为的最终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坐上修和坐下修的统一。

由此与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和地藏王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构成了佛的生命特质:智慧、行动、慈悲、尽度。仿佛揭示了佛道的内在逻辑:以智慧证悟佛道,以行动力实践佛道,以慈悲对现世众生拔苦与乐,以弘愿度尽地狱苦众,最终完成了佛的使命!

由此可见,四大菩萨实属本自一体,是佛道使命的外在演绎。

在金顶上围着普贤菩萨的塔像走了很久。虽然夜晚浓雾弥漫,但有一刻仿佛山河大地突然在眼前显现,无限延展,通透、明亮、湛然;仿佛没有了烦恼、迷茫,一切通达豁然,一切圆融无碍。

而这种状态,其实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有状态。正如佛在菩提树下悟道后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烦恼执著而不能证得。”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烦恼,烦恼源自迷惑,而迷惑源自我们的贪嗔痴,最终的驱动则是业力,尤其是不善之业。

每个人的出生、生长、阅历,言行举止、起心动念构成了我们的业力,人的存在是业力的显现,一生的命运跌宕起伏,也是业力造就。表现在外,就是人常说的人格、性格,勾勒出每个人的生命轨迹,谱写着喜怒哀乐的人生之曲。

只不过,佛教所说的业力极为宽广,不仅是今生的磋磨造作,更包括多生累劫乃至无始劫的不断叠加、集聚,不仅塑造了今生今世,而且绵延无限后世不断轮回流转。当然,业力也并非只是不善,也有善业。

未生之前的事情,我们已然不得而知,也无法改变,但今生可以把握,而且也会影响后世。消解不善业力,多造作善业,就是我们在生活、工作的所有周遭,都心存善念、多行善举,则就可以改变宿世命运、超越五行定律。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突破惯常的思维定势、消解种种错误的执着、超越自我的各种错误的设定。当你开始直面自己,对自己条分缕析重新认知,进而修正自己,则就是一种解脱和超越。

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可以像普贤菩萨一样,明了世事内在的运转规律,坚定了真理的信念之后,附之于强大的誓愿力、行动力,则无往不胜、万事可期!

也许这一念的转变着实太难,但我们可以不断临摹佛菩萨的胸怀、心念、格局和法眼。如菩萨一样,以无上智慧了悟宇宙人生实相下的超然,悲悯,平和,无争、淡然,凡事如如不动、实时了了分明。不止于理论,更落地实践,数数正向循环、训练,最终成为一种自然状态下的自发、自觉、自然,最终可以完成生命形态的改变。

而这其实也不是什么玄妙的悟道,而是最为寻常的道理,只不过这需要特定的时空场景才能引发,毕竟凡夫通常是心随境转。

这也暗含着修行的内在规律,当心不能扭转天地,不能使境随心转,也不用刻意强迫自己,不妨多让身心接触更殊胜、更积极、更清静的环境,可以让心一直可以随境转,周而复始、不断正向循环,最终完成自然状态下的内在改变。

(三)

人生漫长,每个人需要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光。

当年南师(南怀瑾)26岁在峨眉山大坪寺削发出家三年,以青灯古佛为伴,精进不懈通读“大藏经”,最终学富五车,成为近现代中国唯一一位儒释道的集大成者。

古人说,三十而立,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容易,甚至不太可能。四十不惑,也是难上加难。仿佛每个人都要度过漫长的幼稚期,才能渐渐走向成熟,如有所得。

常常也在反思自己的日常忙碌,熙来攘往,所求何得,也不外乎一个“利”。

我们每天急匆匆地进行着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追逐着看见或看不见的东西。但仔细想想,实际上我们只不过在奔赴着别人成功过的目标,重复别人走过的路。甚至,在别人咀嚼过的残羹冷炙中寻觅着零星的营养。

每个人仿佛都被这条内在的、隐秘的绳索牵引过活,不用自主,无法挣脱。

罗曼·罗兰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如果我们不想那么早埋葬自己,那就不能只是重复昨天的故事。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生命的“操作系统”,如果只是按部就班,打打补丁,修复漏洞,然后重复、稳定运行,则它的运算结果已然注定。

而如果我们想实现生命的真正改变,甚至命运的彻底扭转,则就不能只是修补系统,而是用新的“生命操作系统”替代旧有,然后才会运算出新的生命图景。

看见照见: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