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佛教传播与发展

老照片中的华夏|1924年的内蒙古通辽,竟是佛国圣地

2023-09-01 04:06:24

老照片中的华夏|1924年的内蒙古通辽,竟是佛国圣地

上个世纪上半叶,日本侵略者为吞并中国,派出情报人员以探险和学者的名义,拍摄大量中国各地的人文地理照片,于1924年至1944年间出版成《亚东印画辑》,总计2000余张,而《亚细亚大观》总计1891张,这些照片的很多景观和人文瞬间早已消失,对我们了解民 国时期的中国,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为让更多人回望祖辈生活过的华夏大地,《图游华夏网》特别制作《老照片中的华夏》系列图记,本篇39张照片均来自内蒙古通辽地区。

亚东印画辑1回第3张(1924年8月出版),在前往通往札鲁特旗领地开鲁的途中,七月的沙丘,太阳照射,热风卷砂,两个蒙古族百姓骑着马前行。

亚东印画辑1回第4张(1924年8月出版),一位蒙古王爷的内室夫人,正坐在椅子上,只见其容貌富态,面露浅浅笑意。

亚东印画辑2回第7张(1924年9月出版),蒙古族百姓以放牧为生,成群的牛羊在草场之上觅食,远处可见几家平房,天地相接,辽阔无边。

亚东印画辑3回第1张(1924年10月出版),位于通辽白音太来地区的旷野,两只骆驼,一蹲一立,正在休息着。

亚东印画辑3回第2张(1924年10月出版),位于通辽境内的莫力庙喇嘛双塔,为装饰性纪念佛塔,左侧为息诤塔(或者是天降塔),纪念释迦牟尼平息僧侣内部争论而建,由基台、塔座、塔身、塔顶构成,基台四角各置一石狮,塔身四级八角形,右侧为尊胜塔,纪念释迦牟尼弟子祝愿他长寿佛法永驻之意,其塔身为三级圆形。

亚东印画辑5回第1张(1924年12月出版),地处通辽的莫力庙本堂,寺庙原名集宁寺,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历时十年建成,后历代多有扩建,因地处西辽河的拐弯处,而拐弯当地人称“莫力”,因而俗称为莫力庙。

亚东印画辑5回第2张(1924年12月出版),草原上的一位蒙古族百姓,正拉着牛车行驶在草地上,牛车有四头牛牵引,木车上拖着一根木头。

亚东印画辑8回第1张(1925年3月出版),沙丘上的人头骨,这是当时蒙古族普通百姓的一种葬式,去世之后的亡者,放置在旷野中,供野兽咬食,再由喇嘛僧诵经超度。

亚东印画辑8回第2张(1925年3月出版),白音太来的郊外,草原上白雪皑皑,暮色时分,一个骆驼队慢行而来,前方一人身穿皮袄,牵着头驼。

亚东印画辑104回第1张(1932年3月出版),当时属于热河省的开鲁县大街,远处的城门清晰可见,空旷的大街上,行人稀少,正中是一位蒙古族老人牵着三头牛走来。

亚东印画辑104回第7张(1932年3月出版),位于开鲁县与林西县之间的一条大道,此地原为湖底,因干涸而成平地,长长的马队通过其上。

亚东印画辑104回第10张(1932年3月出版),位于开鲁县附近的农家,有着汉族风格的土屋,见证了开垦移民的历史,前方是两个谷仓。

亚细亚大观12回第1张(1925年6月出版),一处百姓家的家庭用具,最上面的是鹿角装饰品,桌子上是帽子、银手镯、袋子、北展等物。

亚细亚大观12回第2张(1925年6月出版),蒙古族百姓在旷野中设置的敖包,用石子堆成,除了有祭祀天地的用途,还有指引路标之用。

亚细亚大观12回第3张(1925年6月出版),敖包的顶部,一颗大石上,绘有佛像,上面堆着大小不一的石块,每年的祭祀,祈祷风调雨顺,护佑平安。

亚细亚大观12回第4张(1925年6月出版),位于今通辽市科左中旗巴音塔拉镇的慧丰寺,公元1648年,由清皇太极第三女固伦端贞长公主达哲始建,清嘉庆十三年改为慧丰寺,原寺今已不存。

亚细亚大观12回第5张(1925年6月出版),慧丰寺内的几位年青僧人,站在寺前,神情清峻,阳光下,还有两个少年僧人,站得笔直。

亚细亚大观45回第1张(1928年2月出版),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正在吃草。

亚细亚大观45回第2张(1928年2月出版),通辽的莫力庙外,旷野上三座白塔静静的矗立。

亚细亚大观45回第3张(1928年2月出版),位于通辽莫力庙外的息诤塔,塔身的后面,源远望去,寺庙的建筑楼阁相接,气势恢宏。

亚细亚大观45回第4张(1928年2月出版),通辽莫力庙的寺庙管理中心,也就是苏格沁大殿,从钟鼓楼和大殿的建筑形制看,明显是汉藏合璧的建筑。

亚细亚大观45回第5张(1928年2月出版),通辽莫力庙的副寺隆佑寺,又称后庙,建于清嘉庆年间,为典型的汉式寺庙风格,寺外几位僧人正望着前方。

亚细亚大观45回第6张(1928年2月出版),通辽莫力庙旁的喇嘛街,寺庙鼎盛时有近千人的僧人在此修行,他们居住一起,形成街市。

亚细亚大观45回第7张(1928年2月出版),通辽莫力庙的外修阎魔雕塑,藏传佛教认为文殊菩萨降伏阎魔时,以愤怒的形象化为此身,后多有保护信众和寺庙安全的祈愿之意。

亚细亚大观45回第8张(1928年2月出版),通辽莫力庙内的转轮亭台,转轮上写有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供信众和僧人转动祈福,图中有两位僧人站在亭柱旁,右边的一位正笑逐颜开。

亚细亚大观45回第9张(1928年2月出版),通辽莫力庙附近的鄂博,白色钵状的建筑,前方还有一处碑体。

亚细亚大观45回第10张(1928年2月出版),位于科左中旗附近,一位赤着上身的老汉,正在安抚着两条蒙古细狗,这个犬种源自辽代,搏击力强强悍。

亚细亚大观89回第1张(1931年10月出版),生活在通辽地区的一位汉族打扮女子,面容姣好,正靠在窗前对着镜头,神情冷峻。

亚细亚大观89回第2张(1931年10月出版),通辽慧丰寺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期间,四面八方的信众和百姓全家出动,共赴盛会。

亚细亚大观89回第3张(1931年10月出版),通辽慧丰寺前的空地上,前来参加祭祀省会的百姓们,搭建好帐篷,就地住下。

亚细亚大观89回第4张(1931年10月出版),慧丰寺内的喇嘛居住区域,建筑样式精美,大门上方是蒙古文字的门匾。

亚细亚大观89回第5张(1931年10月出版),慧丰寺前的广场上,参加祭典的群众,聚集一起等着仪式的开始。

亚细亚大观89回第6张(1931年10月出版),慧丰寺的大殿前,信众们席地而坐,主持祭典仪式的喇嘛们和官员站在大殿下方。

亚细亚大观89回第7张(1931年10月出版),通辽周边的蒙古族王爷世家穿着清朝的官服,站在慧丰寺大殿前合影。

亚细亚大观89回第8张(1931年10月出版),慧丰寺前的广场上,人头攒动,很多近处的百姓正转过身来,看着高处拍摄的摄影人员。

亚细亚大观89回第9张(1931年10月出版),两位苦行僧盘坐在沙地上。

亚细亚大观89回第10张(1931年10月出版),街市上的苦行僧,一手托饭钵,一手转着佛器,一路上风餐露宿,四处行游,衣衫已然残破,神色却透着坚毅。

亚细亚大观90回第2张(1931年10月出版),位于通辽莫力庙的路旁,树立着两面的雕像,图中是正面,表现的是观音菩萨骑在狮犼上,宝相和蔼庄严。

亚细亚大观90回第3张(1931年10月出版),背面是黑文殊的形象。

亚细亚大观90回第4张(1931年10月出版),通辽莫力庙的一处楼顶露台,典型的藏式寺庙形制,三叉戟装的佛器,边角处是铜制的法 轮。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