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6 04:04:26
上学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课本上时常会出现古代的名人故事,有些是战争,有些是励志故事,甚至有些是哲学故事。但是当我们真正翻阅一本历史书的时候,我们该如何读历史?当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我们在读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读历史?
站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很多人都开始我行我素,世界开始多元化。如果你喜欢看书,如果你喜欢历史,那接下来的问题,我们真的应该深刻的讨论一下。
孔子讲学在古代,我们的民族受到儒家文化深刻的影响,我们在这一套思想文化之下,规规矩矩的生活了两千多年,我们有过长达近千年的辉煌时期,我们曾经让世界膜拜,但是我们也曾经差点被外族打垮,我们也曾经差点被灭族。那支撑我们生存了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可能你会说,这个问题跟今天讨论的如何读历史的问题不沾边啊。可是事实是,儒家思想甚至道家思想以及百家思想,是我们民族生存乃至思考的方式,是历史的根基。只有站在对我们的古文化认同的立场,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历史,理解古人。如果认同我们的儒道百家思想的先进性,至少不否定,那我们再深入讨论。
从司马迁开始,我们的文化中才出现了一个名词,叫做“正史”,而我们所谓的正史,基本上就是俗称的“二十四史”。作为“二十四史”前四史之首,被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不管是对历史的态度,还是叙述的方式,还是继续内容的选评,都是整个“二十四史”的先师,后世所有的历史,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其影响。
而当我们在读《史记》的时候,我们进入的其实是司马迁的世界,因为不管是选材还是叙述手法还是感情倾向,都是司马迁自己的。所以我们在读《史记》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对司马迁这个人进行一定的了解,了解司马迁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了解司马迁所生活的政治环境,了解司马迁的人生境遇。为什么?因为这所有的条件,都会影响司马迁的世界观。
同样的,我们看《汉书》的时候,我们会受到的是班固的世界,里面有班固的文化思想体系,里面有班固对前朝人物的感情。而读《三国志》乃至《后汉书》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了解陈寿或者范晔的生存环境,他们所接触到的社会名流,他们所受到的社会待遇等等。
我们读历史有很多原因,但无非就是,对古人先贤的崇拜,想了解其生活的环境,想了解其一生传奇人生事迹。或者是想了解历史,增加自己的知识见闻,至少吹吹牛也好啊。亦或者是,想从古人身上学到点什么,不管是一身正气还是诚信正直智慧才能。再或者,研究历史文化,传承文明精神。
然而在我们读历史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陷入到一些误区中。我们读历史到底是想了解历史真相,还是了解历史人物本身?我们到底是想知晓过去,还是批判人物是非?我们是想以史鉴今,还是去考虑因果论去做假设说如果?
现今网络上有很多人读历史说历史总是带着自己很强的感情倾向,当然喜欢哪个历史人物这无可厚非。但是为了站在这个人物的同阵营,而对其对立阵营诋毁谩骂等等行为,真的是在读历史是在爱历史吗?我想不是的,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历史,有人说刘备有知人之明,也有人说刘备笼络人靠的是假仁假义。
但是我以为,我们读历史读《三国志》的时候,我们应该读的是那段历史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历史的真相是什么。而不是揣度古人,为了赚足眼球,刻意站在大众的对立面,创造一个离经叛道的说法,甚至将古人妖魔化。即使这是事实,刘备就是这样的人,但是那也不是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学习的。如果你非得说,那正是我们要避免的,那我无话可说,因为,你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思想去推断古人人品?
非得站在腹黑的立场,才感觉历史是真实的吗?历史是连续的,是必然的,就像当年李傕控制长安城,献帝东逃,而后被曹操所救这件事。也许献帝只是想脱离李傕等人的控制,不想当一个傀儡皇帝。他东去也许是去找公孙攒,去找孔融呢?只是,历史就是历史,在献帝东逃路上,是曹操派人救了他。就像关羽丢了荆州,然后身首异处,进而导致蜀国衰弱,最后被曹魏彻底颠覆。
我们必须时刻清醒,不仅仅是做事情,读历史时也应该时刻清醒。历史没有什么如果,如果霍去病当年没有英年早逝,汉朝会怎么样?如果关羽没有丢荆州蜀国会不会统一三国?如果诸葛亮没有累死,蜀国还有没有希望等等。这些如果,只能够作为我们饭后谈资,茶后牛侃,上不得大雅之堂,也不应该是我们读历史的正确方式。
历史是鲜活的人构成的,但是历史不是简单的对错,历史纵横交错又环环相扣。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件事情发生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什么理由让他不得不这么选择?而不是简单的说一句:贱人该死。
综上,读历史,我们要知道作者的思想态度,了解其叙述方式。其次要清楚自己读历史的目的,是了解历史还是钦慕古人智慧。再其次,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被作者的观点被旁人的观点左右,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最后,不要做假设,不要说如果,历史已经定格,一切的如果都是不切实际的想象,不仅偏离历史主线,而且所有假设如果都不科学不严谨,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是历史的一部分。